皖美徽茶县长说 | 黄山市休宁县副县长汪景峰:“炒青鼻祖”的焕新起跑
2025-10-09 12:53:33 来源:安徽经济新闻网

8月15日下午,由安徽省茶业协会联合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徽商传媒共同策划、主办的2025“皖美徽茶县长说”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拉开帷幕,旨在为弘扬徽茶文化,讲好徽茶故事,展现安徽各产茶县的特色优势和发展活力。

 

齐云山

8月25日,休宁县副县长汪景峰走进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演播室,化身“首席推荐官”,分享了休宁茶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回顾休宁松萝的复兴之路。

一杯松萝茶,半部徽茶史。

 

齐云山七里顶茶园

 

中国有机茶第一村

 

流口茗洲村

从明朝中叶到清嘉庆、道光年间,松萝茶一直是远销海内外的知名茶品。作为炒青绿茶的鼻祖,松萝茶已不再只是茶客杯中的佳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图腾。

 

松萝山

 

碧云有机茶园

杯中的茶叶浮浮沉沉,一如这片已有600年历史的东方树叶,到了近现代,松萝茶几乎销声匿迹,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休宁县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松萝茶才开启了复兴之路。

休宁县政府提供的“一组数据”和“一些荣誉”,将松萝茶的文化复兴与产业振兴图景勾勒得愈发清晰: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7万亩、涉茶16万人,2024年全县茶产量1.47万吨、综合产值49亿元……

 

黄板插放

承载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非遗文化基因,松萝茶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绿茶制作技艺(松萝茶)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获得安徽老字号。这意味着它不仅凝聚着生态与匠心的交融,更是成为当代人追寻的文化之根和东方美学。

 

绿茶金三角合作宣言

中国有机茶之乡、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区”、全国重点产茶县域、智慧茶业样板县域……这一块块金字招牌正是休宁茶卓越品质和文化底蕴的生动注脚。

“持续开展全域茶园绿色防控,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抓好‘名优茶’、抓牢出口茶、抓实工业茶……”在汪景峰副县长看来,休宁县茶产业的强劲势头,得益于在茶农增收、茶企增效、茶业发展之路的高歌猛进,以饱满的精神风貌走进新时代。

 

2024黄山茶会暨休宁有机茶文化节

 

状元茶文化节线上推介活动

他用“四个有”精准总结了休宁茶产业的崭新面貌。

一是有规模。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7万亩,占全市的1/5,规划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区,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22家,占全市的2/5。同时,全县年加工量茶叶5万余吨,约占全国加工出口量的1/6;自营出口茶叶企业13家,创汇约5167万美元。二是有品牌。2025年5月,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专项课题组发布的《2025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休宁松萝”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0.09亿元,较2024年增加了2.94亿元,涨幅为10.83%。三是有效益。全县通过实施“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现有茶产业经营主体376家,带动从事茶产业人员14.85万人,人均年收入超7000元。四是有前景。该县不仅积极创新思路,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推出冬茶营养片、精粹片、健齿软糖、冬茶啤酒以及桂花红松萝、冷泡茶、各类花茶等创新产品和衍生品,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还主动对接头部企业,与农夫山泉深度合作,引导小罐茶投资建厂,全力打造茶叶精深加工集聚区。

在新时代的发展征程上,休宁茶产业正焕新起跑,力图在新旧动能的切换中,让这片古老的茶叶迸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安徽省茶业协会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