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红色资源 弘扬铁军精神 奋力打造汤池红色文旅新高地
2025-06-26 11:24:41 来源: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于1939年5月在庐江县东汤池成立,至1941年皖南事变结束。自成立到结束,虽然只有1年10个月时间,但在新四军抗战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坐落在被誉为“天上瑶池、人间汤池”的庐江县汤池镇松元村境内,是安徽省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近年来,庐江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铁军精神,努力把红色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发扬好,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心聚气、培根铸魂。
一、夯实红色根基,筑牢红色阵地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位于汤池镇松元村境内,距庐江县城22公里,西南环山,地势险要,是西进大别山的通道。1939年5月,新四军军长叶挺等,相继从皖南来到庐江,在松元村严家松园组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江北指挥部。同时成立中共新四军江北前敌委员会,张云逸任书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极其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东进方针,加强和统一了江北新四军部队的领导和指挥,推动了四支队挺进皖东,为创建、巩固、发展皖东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为纪念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成立及其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弘扬光荣革命传统,1994年,庐江县政府、汤池镇政府在松元村大行村民组征地10亩,在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的基础上兴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1995年,纪念馆被列为市、县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纪念馆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又进行了重建。2007年,纪念馆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纪念馆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之一。2016年12月,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2022年底,庐江县决定对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进行复馆扩建,工程总投资4300多万元。纪念馆内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和文献资料,生动展现了新四军在江北地区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传承载体。其历史价值在于见证了新四军在江北地区的战略布局、战斗指挥以及与当地民众的鱼水情深,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2023年10月纪念馆复馆对外开放后,月均接待游客约1万人次,学习参观人数明显增长。2023年,纪念馆被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命名为全省首批24个红色教育基地之一,成为汤池红色文旅的重要基地、重要窗口和重要支撑。
二、弘扬铁军精神,加强红色教育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所属部队取得了定远大桥自卫反击战、来安半塔保卫战等一系列战斗的重大胜利,击退了顽固派的进攻,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到1940年底,所属部队已发展到近2万人,进行大小战斗200余次,歼灭日伪军近9000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保证了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熊熊抗日烽火中,新四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锻造了伟大的铁军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铁军精神所体现的丰富内涵,成为红色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庐江县大力传承和弘扬铁军精神,持续加大革命文物研究、展示力度,特别是发挥好在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党史教育、党纪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把纪念馆承载的光辉历史阐释好、讲述好,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政育人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庐江县及汤池镇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正面宣传,通过各级各类媒体和平台,大力弘扬铁军精神,讲好红色故事,凝聚正能量。通过小镇汤池抖音和视频号发布纪念馆相关视频报道超过50次,全网播放量突破2500万次。通过小镇汤池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文章100多篇,累计浏览量超过500万次。通过新华社、工人日报、农民日报、新华网等国家和省市县各级媒体对纪念馆的党建活动和红色旅游进行报道,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的红色教育传播矩阵,提升了纪念馆的全国知名度。纪念馆还通过新媒体平台和热门话题打造,成功吸引大量网友的关注、点赞、评论、分享和转发。通过铁军精神弘扬和党员群众教育的有机结合,纪念馆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知名度,还增强了参观者的爱国情怀和红色文化认同感。
三、用好红色资源,推进红色文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庐江县是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成立地、所在地,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每一处场景、每一件实物,背后都有一段值得铭记的红色故事。庐江县深入挖掘这些红色资源,启迪当下、教育后人,把红色资源通过创意转化为现代文化产品,让红色文化持续不断散发光芒,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光辉的历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初心使命。
    作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省旅游经济强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庐江县通过创新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来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以红色文化塑造红色旅游,以红色旅游彰显红色文化。以纪念馆为重要阵地,有机整合各方资源,先后建成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国防体验拓展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等项目,有效延伸红色文化产业链,助推红色文旅高质量发展。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汤池镇以红培和研学为重点,加强工作联动、优化工作格局,开发优质课程、打造精品线路,真正让红色教育潮起来、红色血脉连起来、红色产业旺起来。丰富产品类型,纪念馆提供历史展览、主题讲解、研学课程和互动体验等红色研学旅游产品,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播和革命精神的传承。坚持数字赋能,一系列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和运用,大大拓展了纪念馆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空间。促进文旅融合,坚持将纪念馆等所代表的红色文化与汤池周边乡村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促进红色旅游发展。
    守正创新赓续红色血脉,奋发有为谱写时代华章。庐江县和汤池镇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继承弘扬铁军精神,奋力打造全省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红色文旅新高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庐江建设贡献力量。(
吕金成 作者系庐江县政协常委、庐江县新四军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