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企展现硬核“芯”科技
2022-11-22 15:16:14 来源:
一颗小拇指盖大的芯片,却是高端制造业的核心基石;400多家集成电路企业,一年创造了近400亿元的产值。11月16日至18日,与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同期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合肥滨湖会展中心精彩亮相。本次博览会共有3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安徽民营企业,集中展出了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最新创新技术和应用成果。
 
芯谷微电子:形成全产业链态势
 
在博览会展馆现场,记者走进合肥芯谷微电子有限公司的展台,这是由科大校友组成的人才团队,从国外回到合肥,创立的具有集成电路设计、开发及生产能力的企业。这个聚焦集成电路领域的创小业团队,如今已自主开发了十几种类型400多款芯片,2021年完成销售1.1亿元,就在今年又完成了近4亿元C轮融资。
 
“我们是中国科大毕业的,回到合肥是非常自然的选择。合肥的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对我们集成电路企业非常有吸引力。”合肥芯谷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家兵说。
 
如今,芯谷微电子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量子通信、医疗核磁成像等设备及领域,拥有相关知识产权90多项。8年来,刘家兵见证了安徽省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我们现在不仅是集成电路的设计公司,也专注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形成了全产业链态势。”
 
杰发科技:芯片出货量超2亿颗
 
在合肥杰发科技有限公司展台,本该展示芯片的位置,却摆上了方向盘和显示屏,引发了许多观众的好奇心。“这是对我们公司芯片功能的形象化展示。”该公司总经理助理胡小立说,方向盘和显示屏都连接着一块芯片,它可以作为智能驾驶座舱的主芯片。相对于传统芯片,它的算力和集成度更高,能实现智能语音交互,控制车载大屏、导航、空调等软硬件。
 
“今年4月,我们新一代的符合功能安全的7840x芯片已经回片,并且一次性点亮。”胡小立介绍,7840x芯片能运用在汽车电子的预控制器、车身动力系统中,“7840x芯片补足了国内中高端微控制器领域的空白,也拓展了国内微控制器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
 
应用于汽车智能座舱中的AC8025芯片、助力车载导航娱乐信息的AC8227L芯片、用于胎压监测的专用传感器芯片AC5121……截至2021年,杰发科技芯片覆盖全球500多款车型,累计出货量超2亿颗。
 
君正科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在博览会展馆现场,记者看到合肥君正科技有限公司此次重点展示的是X系列芯片及其解决方案。据介绍,该系列产品重点面向公共场合通道管理、商业和住宅的安企管理以及各类智能管理终端等场景,代表产品包括X1000、X1500、X1500L、X1830、X2000、X2100等中高端芯片。
 
2014年3月落户安徽的合肥君正,是北京君正在合肥的全资子公司。当时想在中部设立研发中心的北京君正,在平行考察了国内多个城市后,被合肥市良好的环境、政府的诚意打动,最终选择投资1.4亿元落地合肥。“安徽省及合肥市政府出台了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分别在资金奖励、税费减免、人才支持、项目用地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多种不同的优惠政策,切实有效地帮助企业快速发展。”该公司总经理黄磊告诉记者。
 
如今,经过多年的行业深耕和自主创新,合肥君正研发的芯片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低功耗指标国际领先,打破了X86和Arm的国外技术垄断,成功基于MIPS指令集推出XBurstCPU技术,多次获得国家工信部“中国芯”荣誉。智能视频芯片年出货量6000万颗,位居安防IPC芯片市场份额全球前两名。(记者张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