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全省税务部门持续完善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全力确保各项惠企利民的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全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334.3亿元,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办理缓缴税费73.8亿元,为煤电和供热企业办理减、退、缓税7.7亿元。减税降费为市场主体减负担、增活力、添信心的效应逐步显现。
一是增强了小微企业内生动力。2021年,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新增减税84.7亿元,主要包括,实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优惠政策,新增减税21.9亿元,惠及13.1万户纳税人:实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3%降至1%优惠政策,新增减税52亿元,惠及27.2万户纳税人:进一步加大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政策优惠力度,新增减税10.8亿元,惠及26.7万户纳税人。
二是支持了市场主体创新发展。2021年,允许企业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全省共1.6万户企业申报提前享受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加计扣除金额共计472.2亿元,超过2020年全年(471.3亿元)。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的时间更早,力度更大。税收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重点税源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9.1%,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加大。
三是缓解了制造企业资金压力。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全年累计为近2300户先进制造业企业办理留抵退税87.4亿元:实施企业购买不超过500万元的设备器具一次性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新增减税35.2亿元,进一步缓解了制造业企业的资金压力。
四是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2021年,税务部门会同人社部门积极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全年新增降费51.9亿元,有效减轻了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对稳岗稳就业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据了解,今年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退税减税规模大。全国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规模约1.5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二是政策发力更精准,聚焦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活力、帮扶特殊困难行业企业。三是政策构成更合理。兼顾阶段性措施与制度性安排,兼顾普惠性政策与特定领域帮扶举措,退税、减税、免税、缓税多种方式并举。
据省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刘峰介绍,为落实好各项税费支持政策,省税务局连续第9年开展“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出台服务效能提升行动、征管效能提升行动等“五个专项行动”方案,组建退税减税政策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和3个专项工作组,重点围绕宣传解读好政策开展第31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力求税费政策红利以最快速度精准直达市场主体。
一是加强宣传辅导。将税费支持政策作为今年税收宣传月活动的重要宣传内容,制发系列宣传产品,用生动鲜活、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纳税人“听得懂、看得明、记得牢”。对办税服务厅、基层分局等一线税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确保基层税务人员“懂政策、会操作、能解释”。充实12366服务热线力量,加强运行情况监测,确保热线“打得通、态度好、答得准”。
二是深化智慧办税。对电子税务局等信息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流程改造,实现“一键退税”“自动享受”。推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报退合一”,无需自行申请退税及填报任何资料。扩大小额快速退税范围,对纳税人申请500元以下小额退税受理即办。运用税收大数据制作减税降费红利账单,依托征纳互动平台向纳税人精准推送,提升纳税人获得感。
三是提速诉求响应。积极拓展征纳互动渠道,实时解决纳税人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定期汇总整理纳税人退税减税咨询,及时归集、回应纳税人的问题和建议,建立解决问题的闭环。加强退税减税相关投诉处理,重点投诉3日办结,将改进作风贯穿税费支持政策落实全过程。
四是完善税务监管。运用税收大数据开展风险分析,强化事前事中风险预警,完善事后风险管理。聚焦虚增进项、隐瞒收入、虚假申报和其他欺骗手段骗取留抵退税违法行为,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做到“露头就打”。推进动态“信用+风险”税务监管,建立留抵退税等风险指标模型,确保管理跟得上、风险防得住。
五是推进税收共治。加强部门横向联系,税务部门将与财政、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定期会商、密切配合、协同发力。完善涉税数据共享机制,拓展数据获取渠道,推进数据共享共用,减少纳税人重复报送数据资料。(记者 张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