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旅游+摄影”助推乡村振兴
2022-02-21 14:21:18 来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旅游与摄影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与摄影相得益彰、密不可分。特别是数码技术的发展和摄影器材的普及,摄影图片、小视频既能让人体会创作的乐趣又能展现自我,拓展了旅游带来的愉悦,因此摄影成为普及度高、参与度高、接受度高的艺术形式。摄影作为一门艺术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更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服务基层民众的实用工具。要探究摄影与旅游的互动,进而宣传城市名片,推动乡村振兴,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

      地域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摄影的助推。如今,旅游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生活水平提高和器材的普及,使得摄影成为门槛很低的艺术,为大众所接受并发展为爱好。无论拍照留念还是创作的需要,游客在旅行时必定要拍摄大量照片。各地在旅游宣传过程中,也需要专业的摄影人士拍摄大量的宣传图片并定期更新,以便更全面地反映景区的新发展和新面貌,各种旅游摄影协会、摄影点、打卡地等应运而生。旅游和摄影已经变为生活化、常态化,进入“全民皆摄”的时代,摄影人为摄影而旅游,旅游者为旅游而摄影。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用摄影挖掘美景、挖掘旅游资源,成为推动旅游的“必修课”。随着对摄影的喜爱、手中摄影设备的更新,摄影人就会产生出更多的爱好和创新意识,追求拍摄的作品内容、风格与众不同、具有新意,从而更多地走向室外,深度挖掘小众的景点、新奇的旅游资源。许多摄影人由此成为旅游地资源未开发前的访问者,如滁州市小峰山鲜花季、来安县杨郢的火山地貌、定远县大横山的“雅丹”地貌、南谯区茶山菊海等,本是籍籍无名之地,随着摄影爱好者的拍摄及大量美丽摄影作品的传播而声名远扬,拍摄的地质地貌、植被群落、生态环境、建筑结构、奇异现象等,引起更多的关注,吸引更多游客纷至沓来,采撷异彩纷呈的景色,一睹风采。

      用摄影发展旅游经济提高城市知名度。

      旅游摄影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外出旅游前,大家都会用电脑或手机查阅旅游景点的相关资料、图片、线路等信息,为旅游做好充分准备。相关网站的专业水准旅游图片和新媒体平台短视频等能快速、直观地展现景区风貌,让游客对旅游点有更直观的印象。游客在现场体验后,又会衍生许多新的旅游摄影图片、打卡照等,进一步扩大激发旅游发展效应,达到传播和推介城市景点、展示风土人情,让城市名片声名远扬,形成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

      要用摄影讲好“本地故事”,助力乡村振兴。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以后,“三农”工作重心已经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摄影人也应该以摄影为媒介,用具有视觉感和参与感的艺术方式,通过举办摄影展、旅游节等活动,展现“乡村里的中国”,推动摄影产业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思考如何能吸引人、留住人。例如位于南谯区施集镇井楠村井楠茗宿,距滁州市区22公里,以当地茶叶、菊花等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将茶文化和皖东特色融为一体,村村道路通畅,民宿的规划打造,让游客来到宛如世外桃源的茶山小镇,寻找到了乡愁记忆,休闲旅游同时,也通过购买本地特色农业产品,带动农产品的促销和推广。将特色资源与旅游摄影相结合,将美丽乡村打造成热门打卡地,做好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乡村振兴。

      旅游摄影要尊重现实和真实,防止 “照骗”现象。摄影是感官的表达,摄影人能够持续多年关注自己的拍摄主体,以浓浓的感情作为驱动,用敏锐的触角去捕捉,将拍摄对象、自己内心感动通过图片表达出来,所创作的作品自然也就带上了温度。现在流行摆拍摄影作品却让摄影的真实性变了味,披着蓑衣牵牛行走在雾气腾腾的老榕树下的原始场景、湖光山色下渔火点点中的鸬鹚渔翁、经过慢门拍摄的光洁如镜的江海湖泊……专业的导拍和精美的后期PS后照片已经失去了真实性,这样的“照骗”能吸引来游客一次,还会有第二次吗?挖掘出一个地方原生态的、质朴的美,应该把镜头更多地对准风土人情和街头巷尾,通过镜头打开历史之门,引导游客感知古老街道、建筑、景点背后的故事,多采用纪实的方法还原真实的地方特色。让摄影作品走出狭小的摄影圈、走出沙龙式高雅的殿堂、走出摄影比赛, 以摄影为支点进行发力,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用摄影人的力量积极助力推动地方乡村振兴,才能让摄影的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使摄影人更好的回馈社会,体现自身价值。(张丽 周丽微 张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