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委统战部围绕中央、省、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暑,紧扣“凝聚共识、服务发展”工作基调,强化服务意识,多措并举,助力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强“思想阵地”,广泛凝聚民营经济人士思想共识。突出思想政治引领,持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宣传教育活动,近年来,先后组织党史专题报告会、主题党课、培训班、瞻仰学习等活动27场次,发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重要指示及《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宣传读本1200册,全面提高全市广大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同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活动,在全市工商联执常委季度学习会和年度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培训班中开设意识形态专题,强化统战理论和企业家综合素养培训,加强学习研讨交流;重视引导民营企业家相关组织活动规范有序,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论坛、讲坛、讲座、年会、报告会、研讨会等阵地管理办法(试行)》,确保各类活动可管可控,2020年以来共审批活动74次。
阜阳市委统战部积极作为,倡导争做“四个典范”。开展“文明诚信民营企业”活动,推进民营经济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单位评价确认工作;弘扬企业家精神,在阜阳市电视台连续4年举办“商界”栏目,宣传报道阜阳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和行业商协会负责人;发挥光彩会作用,引导民营企业助力疫情防控、抗洪抢险、爱心助学、光彩事业等活动,全市660余家民营企业捐款捐物2900万元,全市2700余家民营企业帮扶贫困人口25万余人次。
充实“人才储备”,建设高素质民营经济人士队伍。拓宽人才发现渠道,注重从不同行业、地区发现民营经济人士,建立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名单和工商联优秀民营经济人士;稳步落实“额淮英才计划”和“促进企业人才建设20条”,扶持一批高层次产业创新团队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强化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年轻民营企业家培养力度,推荐10名“80后”民营经济人士担任安徽省光彩会、安徽省青商会职务;阜阳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聂磊作为优秀年轻党外干部,被中央统战部选派挂职上海市人社局副局长;规范人才政治安排,坚持“三强一好”标准和“凡进必评”原则,始终把政治表现放在首位,在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推荐担任社会职务、评选表彰中,严格落实《安徽省加强和改进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实施办法》。
落实“制度保障”,确保政企沟通协商便捷高效。完善工作机制,创新交流形式。制定《阜阳市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1项文件,形成了党委领导,齐抓共管,任务明确,协同配合的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大格局;开办“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电视问政栏目,以电视问政的方式,搭建政府与企业、群众沟通交流的平台,已开播节目9期,曝光104个问题,完成整改104个;出台《阜阳市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十项制度(试行)》,着力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的氛围,保障民营企业家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礼遇、生活上有待遇。
拓展平台载体,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搭建优质平台,注重部门联动,围绕民营企业急需的法律、税务、金融等发展要素,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纷、商会调解中心、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线上“云调解”等4个法律服务平台,推进民营经济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打造“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促进银企实时对接,提高企业融资需求响应速度,2021年上半年,举办两次市级银企对接会,签约项目643个,金额308.78亿元:做好“同心论坛平台”,助力民营企业与长三角地区对接合作,如瓦大公司与上海联华超市、河马先生等多家大型连锁商超对接,生产的500多万斤番茄全部实现订单销售;阜阳市工商联与阜阳市环保局携手,市级和八个县市区联动,数万民企会员共同开展了“绿色发展”行动,宣传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阜阳市税务局与阜阳市宣传部连续8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通过电视、报纸、“三微一端”等媒体和“线上包保服务”等非接触式服务方式,开展税收政策宣传;出台《阜阳市促进科技创新创业扶持奖补政策》文件,2017年以来,累计争取省财政科技创新资金近3亿元,每年兑现市级奖补资金近亿元。(郭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