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退役军人进一步发挥作用,加快退役军人成长成才步伐,提高退役军人综合素质和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近日,歙县探索实施退役军人村官培养工程,为退役军人增加就业发展新途径,提供干事创业新舞台,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的村干部打下了坚实基础。
严格标准,储备人才力量。建立全县退役军人村官后备人才库,含“兵支书”后备人才库和“兵委员”后备人才库,将优秀退役军人纳入村官后备人才库实施培养。以乡镇为单位,采取退役军人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群众举荐等多种方式,选拔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忠诚老实,具有较强的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带头致富能力的优秀退役军人。创新选拔方式,乡镇可根据需要通过公开比选招聘等方式,把优秀退役军人聚集到村官后备人才队伍中来,按照村级班子建设需要实行统筹调配。
强化锻炼,提升素质本领。根据退役军人村官后备人才个人特长和发展潜力进行锻炼培养,量身定制学历教育和专题培训。实施乡镇、村干部、选派干部“一对一”“多对一”结对,面对面传授、手把手帮带。组织退役军人村官后备人才到乡镇机关、村学习锻炼,帮助他们拓宽思路,开阔眼界。精心遴选“兵支书”后备人才,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培养,打造退役军人村官能力提升“练兵场”。通过多样化的培养措施,帮助退役军人迅速完成由士兵到村干部的身份转变,以最快速度投入到工作实践中。
考评管理,规范进退留转。按照“一人一档、一乡一册、一县一库”的要求,对退役军人村官后备人才逐人建立台账。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工作思想动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同时,通过实地走访、个别访谈等形式,对退役军人村官后备人才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议,及时掌握退役军人村官后备人才工作履职、群众满意度等情况。建立动态研判调整机制,对表现一般的,因人施策抓好教育提升,加强跟踪管理;对不胜任、不合格的,及时调整出后备人才队伍。
注重使用,促进作用发挥。坚持边培养边使用,在村“两委”集中换届期间,把“政治素质好、协调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优秀退役军人村官后备人才作为村干部人选,及时推选进村“两委”班子;在届中村“两委”班子岗位出现空缺时,按照相关程序优先补充优秀退役军人村官后备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中。加大跨村使用力度,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统筹利用,力争让更多优秀退役军人进入“兵支书”“兵委员”队伍,在参与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主战场发挥作用。(张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