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明光市明东街道唐郢村柳树姚西瓜种植基地内一派繁忙,原来是老周家的西瓜成熟了,周边的外地的西瓜客商前来批发购买。
“昨晚基本上没睡觉,滁州的一个大客户一次性要拉走一车西瓜,加上本地的西瓜商贩需要,累坏了。”讲话的是老周的儿子周义图,跟随父亲种植西瓜已有八个年头了。“8424是我家筛选出来的品种,口感好,大家都喜欢。除了8424,还有美都等品种西瓜,成熟期更长。今年40个大棚都栽上了。现在西瓜是一天一个价,今天的批发价是每斤2.6元。”“我家的西瓜能卖三茬,从5月中旬到9月四个多月的时间,一个大棚一茬可摘西瓜3000-4000斤。当然,中后期的西瓜就不太值钱了。”周义图正值青壮年,一脸兴奋丝毫看不到疲惫。“我们有固定的外地客户,滁州、合肥、南京和马鞍山都有,我们经常保持联系,相互反馈市场信息。
老周名叫周宏银,今年59岁,是明光市古沛镇人,长年从事西瓜种销。去年冬天看中了这块连片50亩的土地,果断出手流转,建棚育种。“这片地比较平坦,水源不错,土壤适宜西瓜,交通比较便利。”为了做好西瓜产业,父子俩齐心协力,起早贪黑在大棚内外忙碌。“街道和村里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包括用水用电、技术指导、当地农民用工等等。”周老汉比较感性,“前期雨水较多,瓜秧过旺,与西瓜挣营养,不利于西瓜生长,街道领导知道后及时帮助找了部分村民,参与瓜秧理枝去枝,很好地解决了问题。”“第一茬瓜品质不错,已经开始出售,每天都有瓜商过来,不愁销路。忙的时候,我们最多一天安排9个村民参与劳作,村民年龄比较偏大,一般都在60岁以上,工资一天一结,日工资不低于100元,”当问起今年收入时,老周的儿子周义图抢过话题:“只要不出意外,减去土地租金、用人工资和其他成本,25万纯利润问题不大。”
近年来,明光市明东街道注重发挥乡土人才作用,在种植模式、科技应用上做文章。通过多年的努力,不断地改变群众的传统种植模式,优化了种植结构,提高了种植效益。西瓜种植产业已经成为明东街道农民增收的又一个甜蜜产业。(杜克兵 张子国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