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宿州市2021年度科技工作会议在宿州市政务会议中心召开,巿科技局长李晓晖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副局长史继国主持会议。
会上,埇桥,萧县,泗县等相关县区(园区)进行交流发言,安徽紫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国科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新熙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就各自企业2020年度生产、经营、科技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并对宿州市科技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李晓晖在讲话中说,此次会议的召开,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讲话精神,以及省“两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总结2020年全市科技工作完成情况,部署2021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任务。
回顾十三五成就及2020年工作李晓晖表示,十三五期间,全市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主线,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多项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和提升,全市研发经费投入从4.64亿元增长到11.02亿元,增幅达138%,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从62家增加到180家,年均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占全省比重1.2%增加到3%以上,年均增长27.3%,全市技术合同交易共计3778项,交易额51.19亿元,登记科技城果2171项,其中应用类成果2168项,产业化793项。全市获批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6家,市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9家,共引进领军型人才24人,博士及副高以上高层次人才289人,高端人才总量大幅提升,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获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1家,实现孵化平台建设国家级零的突破,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市共争取国家科技助力2020年项目立项1项,国家、省财政资金分别支持50万元,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8项,国家、省财政资金支持500万元,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32项,省财政资金支持4000万元,省重点研发与科技计划项目28项,省财政资金支持829万元,其它项目百余项,获国家省财政资金支持1500余万元。李晓晖说,全市主要农作物获得国审品种七个,获得省审核品种19个,实施省级一般转移支付项目(包含扶贫项目)123项,项目资金2787万元,获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一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三家,科技部备案星创天地4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4家,选派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1413人次,带动农户24031户,推广新技术1107项,引进新品种581项,建立示范基地10个,培训1338场次16298人次,帮扶企业合作社1142个,培养基层技术骨干2735人,帮助农户增收4782元。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21.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六,截至2020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85家,增长38%,连续两年实现高位增长。全市吸纳技术合同交易1920项,成交额26.68亿元,分别比2019年的402项和2.56亿元,增长378%和942%,输出技术合同880项,成交额10.73亿元,分别是2019年的20倍和97倍,全市科技成果登记数1379项,已经产业化应用416项,比2019年684项和368项分别增长102%和13%。
谈到“十四五”工作谋划和2021年工作安排时李晓晖说,十四五时期,全市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不断从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规模,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导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完善政产学研用金对接机制,推动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等方面固强补弱,力争十四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3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保持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努力将宿州打造成科技创新政策扶持新高地,高层次科技人才汇聚地,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集聚区,科技金融融合创新试验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区,区域科技创新策源中心。2021年,要坚定不移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为目标,以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为突破口,着力营造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会议宣读表彰了2020年度全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市直相关单位代表,银行部门负责人及30家科技企业负责人等共同参加会议。(徐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