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明光市认真谋划,多措并举,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助力脱贫攻坚,收到良好的效果。
今年,明光市小麦播种面积90.2万亩,为做好小麦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该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明光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实现农村环境改善、还田水平提升、耕地质量改良、综合利用有效的目标。在潘村镇中淮村麦田收割现场,明光市农业农村局主任科员张中林告诉记者:“秸秆综合利用,我们从去年开始试点,2019年,全市共打捆离田面积30万亩,回收各类秸秆15万吨。今年,我们在全市北面5个乡镇大面积进行推广,预计全年打捆离田面积在50万亩以上,回收秸秆将近30万吨。有力缓解了我们秸秆禁烧压力,也给我们综合利用企业提供充足的秸秆。”
该市针对农业产业结构和自然气候条件特点,大力推进秸秆循环利用技术,夯实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发展基础。加快培育秸秆收储运专业化人才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秸秆储存规范化场所,配备秸秆收储运专业化装备,逐步提高商品化秸秆收储和供应能力,实现秸秆收储运的专业化和市场化,促进秸秆后续利用。
明光市民营企业新先惠秸秆回收有限公司负责人潘茂磊说:“今年公司在女山湖镇投入了20台打捆机、20台搂草机、60台运输车,每台打捆机能打捆500亩-800亩地,我们把秸秆回收过来以后,然后我们把这个秸秆做成饲料,销售给养牛的、养羊的企业。”
在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的同时,该市结合产业扶贫,将这项技术运用到扶贫工作中去,助力脱贫攻坚。潘村镇中淮村利用扶贫专项资金,筹措240万元,先后建起扶贫车间和秸秆仓储大棚,吸纳32户贫困户到这里务工,增加他们收入。扶贫车间和秸秆仓储大棚建成后,承包给秸秆回收企业经营,并采取优惠政策,向贫困户倾斜。
郭茂让 本报记者陈义山
责编:王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