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建设一个美丽的新农村。今年以来,巢湖市槐林镇多措并举创新垃圾分类新途径。
该镇一是高位谋划“全”覆盖。打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样板”,把大地块划分成小区域,以网格制设管理人员16名,环卫工人242名,配齐垃圾分拣员、垃圾收集员等,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指导督查工作。目前,全镇16个村(居)54个自然村庄共计3368户已分三个批次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覆盖率达100%;二是高频宣传“广”发动。通过各村党员代表大会,将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组成16支劝导小分队进村入户介绍垃圾分类的方法,将可堆肥垃圾放入绿色垃圾桶,不可堆肥垃圾放入蓝色垃圾桶。全镇共悬挂宣传标语42个,海报270幅,并绘制简明活泼的墙体画约2600平方米,向群众普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流程图等相关内容,培养村民生活好习惯,引领农村“绿色革命”;三是高标要求“明”责任。设置垃圾分类承诺墙,制作垃圾分类员工作责任牌,实行“庭院三包”制度,动员村民主动签名,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发放“可回收物回收服务联系卡”,进一步畅通回收渠道;购买四色标准分类垃圾桶216个、1100L的可腐烂垃圾暂储桶66个,统一放置在54个垃圾分类收集亭中;四是高效推进“强”管理。建立户投、保洁员收集、保洁公司转运、市处理“四位一体”的垃圾处理流程,生活垃圾及时清扫、收集、分类,日产日清,做到定点投放、定人收集、定时清运、定点处理。开挖可腐烂生活垃圾堆肥垄54个,各村的不可堆肥垃圾以“桶换桶”的方式,运往垃圾中转站,经再压缩后直运至中材公司,利用水泥窑焚烧系统将垃圾变为水泥的原材料之一,“吃干榨尽”变废为宝。
目前,该镇正在采购厨余垃圾(湿垃圾)末端处理设备,切实解决好农村生活垃圾何去何从的问题。(叶光华 周颖)
责任编辑:杨力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