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一小学开展文化探索之旅综合实践活动
2019-04-01 18:55:34 来源:

        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游学”的历史,学子远游异地,求师问道,寻求真知。到了现代,游学的概念内涵又有了变化,就是将组织学生前往学校之外的空间进行的教育活动。从2013年开始,国家就提出了“研学旅行”的概念。研学旅行正是顺应教育发展的这种大趋势,是对我国素质教育方式的创新。研学旅行要实现教育和旅游的跨界融合。知行合一,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以研学旅行为知识传播形式。注重实践和体验,才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较游学,研学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更加注重“学”,重视课程内容,更加强化其深刻的教育意义。为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六安市裕安区苏埠八一希望小学3月30日至3月31日在滁州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开展了一次文化探索之旅综合实践活动。

 
         3月30日下午14时,苏埠八一希望小学在滁州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举行了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由八一希望小学六(4)班学生杨晶晶主持,刘刚老师作参训主旨发言,由此同学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活动中,大家参加了室内外攀岩、互动小游戏、手工制作蛋糕等丰富有趣的营地活动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团队精神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克服困难与抵抗挫折的能力。
 
 
        当晚,全体师生参加了基地举办的篝火联欢晚会。经过一整个下午紧张而又充实的实践活动,学员和教官们都换之以轻松的心情与愉悦的状态来开展晚会活动。随着主持人的登场,一旁的教官也手持火把点燃篝火并宣布篝火联欢晚会正式开始。篝火伴随着同学们精彩的歌舞熊熊燃烧,更是映红了同学们的张张笑脸。
 
 
         3月31日上午9时,我们告别基地,来到了“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琅琊山。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来到了四大名亭之首:醉翁亭。作者欧阳修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生动描绘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与民同乐的优美图画。出醉翁亭往西有一小室,名曰宝宋斋,斋内的石碑上就镌刻着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同学们按捺不住激动之情都急忙跟着读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 
 
 
        接下来同学们来到了位于醉翁亭西400米处的同乐园景区,馆名由郭沫若亲笔题写,馆内塑有欧阳修塑像和全面介绍欧阳修生平的三十幅壁画。另外庭廊两侧镶刻了苏轼、苏唐卿、祝枝山、赵孟兆页、文征明、董其昌等历代名家书写的《醉翁亭记》碑刻,置身其中,令人叹为观止。于是老师们组织了全体同学在醉翁亭外集体朗诵《醉翁亭记》, 并在琅琊山景点门前合照留念。
 
 
        此次文化探索之旅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是拓展学生们的视野,更重要的也是在旅行体验的过程中夯实知识的纹理。读万卷书就是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也好比读了万卷书。不读书,不知道路在何方;不行路,不知道书中涵义。马晓捷)
 
责任编辑:杨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