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社会扶贫联合会工作纪实
明光市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牵头热心慈善的民营企业、爱心人士等于今年春天自发成立全省首家社会扶贫联合会。打开了“政府、行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实现了扶贫开发工作由“独角戏”向“大合唱”的成功转变。截至目前,会员发展到52家企业、560人,捐款100.06万元,帮扶167名贫困学生,组织慰问540户贫困户。开展贫困户免费技能培训81期2017人次。通过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开展艾草、甜叶菊、稻虾连作等特色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四带一自”的重点模式。全市已发展艾草专业合作社8个,带动贫困户1000余人和贫困户边缘980人,人均增收2500元。打造全国最大的甜叶菊育苗基地,带动贫困户450人,贫困边缘户5000人,人均增收4000元。打造出社会扶贫明光样板。、
一、社会扶贫,建平台强抓手
明光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民生大事,通过抓产业脱贫、就业脱贫、生态保护脱贫、智力扶贫、健康脱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和金融扶贫等“十大工程”帮助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2014年,该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986户19400人、12个贫困村。截至2017年未,已脱贫5120户10685人,9个贫困村出列……为巩固脱贫成果,明光市通过社会扶贫这个平台,选拔造就一支“留得下,打得赢”的“草根”扶贫队伍。明光市社会扶贫联合会的建立,为全市社会力量加入脱贫攻坚,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建立了社会扶贫会微信群,注册了明光市社会扶贫联合会微信公众号,像一只有力的大手,攥起十指,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社会扶贫,一头连着党的为民情怀,一头连着百姓脱贫致富的期盼。为了让社会扶贫联合会健康发展,联合会实现了“六有”,即:有办公场所。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办公电话、办公网络等必要的设施设备;有名称标牌。制作了明光市社会扶贫联合会铜牌和工作人员有胸牌、桌卡;有人员办公。实行会长(副会长)轮流坐班处理联合会日常事务,有专职人员办公承担联合会日常工作;有章程制度。明确了宗旨,制定和完善了会商、活动、财务、监督等制度,使联合会各项工作健康稳步运行;有工作计划。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和月计划、月小结;有活动记录。会议有记录,活动有影像。做到报纸上有文字、网站上有图像、电视上有声音;有爱心信息库。建立了贫困户、贫困边缘户、贫困学生以及结对帮扶等信息库,为实施精准帮扶提供保障。
创新制定“1+5”工作模式,即:以“社会扶贫联合会”为平台,以“解困边缘户”“爱心加油站”“爱心助你行”“助学手拉手”“人居环境美”等活动为支撑,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是实施“解困边缘户”行动。找准边缘户致贫“根源”,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做好稳定和发展工作。联合会成立以来,举办贫困边缘户免费技术培训13场次,培训边缘户2200人次,推荐就业1420人,开展扶贫政策宣传20场次。二是实施“爱心加油站”行动。开展“我脱贫,我光荣”主题故事会、“我为脱贫点个赞”以及“脱贫之星”评比活动,引导近千名贫困群众创业就业。三是“爱心助你行”行动。发挥民营企业和家庭农场产业带动优势,为378户贫困户提供562个工作岗位,每户年均增收20000元以上。四是实施“助学手拉手”行动。设立爱心基金,与307个贫困家庭孩子进行手拉手结对助学,解决贫困学生的生活、学习困难。五是实施“人居环境美”行动。组织千名志愿者深入全市17个乡镇街道,为749户贫困户打扫家庭卫生。开展“文明点赞墙”、评选“文明新风户”等活动,着力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
三、社会扶贫,我不做局外人
“脱贫攻坚,我不是局外人。”明光市自来桥镇尖山村贫困户楚厚伟激动地说:“我是一名残疾人,是在政府帮扶人员和那些无私奉献的社会爱心人士的帮扶下,才使我鼓起生活的勇气,并在大家的帮助下,通过养殖鸽子成功致富脱贫。”现在,楚厚伟的养鸽年收入达到10万以上。得知成立明光社会扶贫联合会,主动找到扶贫办,要求加入社会扶贫联合会。他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表示要用他的技术、资金,带领刘文河、董泽全、张立军、段红军等当地贫困户发展养鸽产业,实现致富脱贫梦想。他还通过网络毫无保留地向外地贫困户解答养殖技术,介绍养殖经验,实现共同富裕。
明光市社会扶贫联合会倡议发出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纷纷响应倡议,要求加入联合会,不做局外人。通力公司老总陈东亲自找到市政府副市长吕锦宏,恳请其帮助介绍加入联合会。联合会的成立吸引了广大在外创业的明光籍人士,他们纷纷打电话给发起人询问加入条件和程序。许多人放下手边业务,从外地赶回明光申请加入社会扶贫联合会。安徽博硕科技公司负责人张志军这几年在上海从事餐饮、养生、房产和凹土科技研究。当他听说家乡成立社会扶贫联合会,便决定回乡加入社会扶贫联合会。但此时,手边正有香港一家医药公司派来的代表洽谈一笔价值不菲的凹土医药载体填充料项目。这个项目的实施,将填补中外市场医药填充料的空白。许多同行对张志军羡慕不已。但张志军的做法让客户不理解。客户说我这送上门的钱,你不赚?张志军说,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赚钱固然重要,但对于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家来讲,对社会的责任更重要!人生固然离不开钱,但有些事不是钱能解决的,还要有一份责任。他依然放弃送上门的生意,回到明光,加入发起人行例,为组建联合会奔波。而让张志军没想到的是,他的责任心却感动了那个客户,最终和张志军达成了合作意向。
浩淼消防老总倪海燕、明龙酒业老总姬茂云、有着庞大电商团队的齐学娥、波涛粮油老总魏海涛,在自身工作繁忙的情况下,欣然接受大家的推举,分别担任联合会副会长,他们不图名,不为利,只为家乡的脱贫攻坚奉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和力量。
四、社会扶贫,我们在行动
社会扶贫,树立的是标杆,收获的是民心,促进的是发展。“送钱给物,不如给技术。”在涧溪镇涧溪村田头,明龙酒业正在举办关于“明绿”生产技术培训会。现场,贫困户说,有大企业给撑腰,他们可以放开胆子干一场。
在开展的“百企帮百村中”,明龙酒业主动出击,与涧溪镇涧溪、九塘两村帮扶结对,与两村贫困户签订了“明绿”生产订单,免费提供优质“明绿”种子。派出技术人员现场手把手教会他们“明绿”的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等一系列技术。今年明龙酒业的绿豆种植基地扩展到蒲塘村和明南街道的林圩村,总面积包括引导种植高粱等达到3000亩,惠及300多家农户,并免费向150多户贫困户发放了绿豆种子,签订了保底价收购合同,通过这种形式,即带动了农民增收脱贫,又为企业生产保障了原料供应。
安徽昔谷旅游度假有限公司投资10万元为自来桥镇贫困村白云寺村修建了一条100米的水泥路,拓宽了一座危桥。八岭湖旅游景区每年向张八岭镇柴郢贫困村提供50000元作为产业扶贫资金,微明集团向柴郢村捐资10万用于该村水毁道路、桥梁修复。安徽佳泰服装有限公司向贫困村明西街道马岗村捐赠3万元,支持该村蔬菜40座大棚项目附属设施建设。浩淼企业、明龙酒业、留香泵业、致远汽修等一大批民营企业纷纷向贫困村、贫困户捐款出力,扶助贫困村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就业脱贫。
说到社会扶贫,贫困户卢灿兵激动地说:“感谢社会扶贫联合会的老李,不要我自己掏一分钱,每年可以净增收入万把块。”卢灿兵口中的老李是明光市石坝镇亚龙湾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李纯渠。老李有着多年研究种植艾草的经验。他的艾草以品质好、信誉高而名播省内外。他主动和张八岭、桥头、古沛、涧溪4个乡镇联系,带动180多户贫困户种植艾草脱贫致富。
“家里有老人、孩子要照料,在外打工不放心。”像王忠宏一样,许多贫困户因为要照顾老人、接送孩子,而不能离家打工,只能眼巴巴地守着家里的二亩田苦度日子。潘村镇甜叶菊种植大户姚正军,流转土地800亩建成甜叶菊育苗基地,主动吸纳40多户留守贫困户到基地打工,使他们足不出村就实现了就业梦。一些企业为了方便群众就业,更是将触角伸进村庄,把加工厂点安在村里,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当上产业工人。
五、社会扶贫,众人集腋成裘。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重山。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才能打通脱贫攻坚路上“最后一公里”。
柳巷镇陶桥村贫困户赵德花的新房建好了。一家6口人从几间破旧老屋搬进新房,实现了住有所居。“多亏了赵虎这小伙子,为俺家脱贫忙前忙后。”赵德花口中的赵虎是去年大专毕业回到陶桥村,立志在家乡做一番事业。赵虎得知明光成立社会扶贫联合会,积极报名加入,成为联合会一名会员并主动结对帮扶同村5户贫困户。
“每次社会扶贫联合会的人员来到我家,我的心情比什么都好!”40多岁的贫困户肖某某因病痛折磨,一度拒绝接受治疗。齐学娥、王璇、徐利等一大批社会扶贫联合会会员经常前往肖某某处探望他,和他拉家常,帮他分析病情,消除他的顾虑。听着会员们句句带着温度的话语,肖某某的眼里荡漾着重新燃起生活希望的泪水。
联合会还组织心理咨询师朱玉红、王贺平为魏文学、李新强等一批贫困户开展心理治疗,消除心理困惑。夏泽汉、冯果、张敏等一批志愿者深入贫困户家中为167名留守贫困儿童开展一对一的“助学手拉手”帮扶活动。
(冯德斌 陈义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