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只要我们合理引导好,带动好,帮助好他们,残疾人照样也可以创业出人生的精彩。”许庆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许庆明积极参与助残事业, 引导和激励广大残疾人去挑战人生,实现自我价值。其企业成功已带动60多名残疾人和6名贫困户实现脱贫就业。
许庆明是合肥市元同残疾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工会主席,是一名平凡的职业农民,但是他为助残事业坚持不懈、不遗余力,却又显得那么的不平凡……。

许庆明在指导残疾人做手工
2015年,肥东县元疃镇残联在组织了部分有创业梦想的残疾人通过合肥市残联的实用技术培训后,主动出击,召集广大残疾人一起谋划发展思路,主动向各级残联发展创业规划举措。2015年3月-4月期间,首批以汪本庆、许庆明、许中龙、余昌华、刘广银、司圣凤等9名残疾人发起,于2015年5月份成立了“合肥市元同残疾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首批多方集资资金20多万元,流转土地30亩,兴建标准化钢架大棚14个,建设活动板房60㎡,同时完善水井、道路、沟渠、照明、土地平整水泥地平400㎡等多项基础设施。并在各级残联指导支持下,先后在元疃镇培训食用菌技术人才2批,计127人。首批生产种植优质耐高温“平菇”品种。露天面积种植达20多亩,大棚6个,日产量800-1200斤左右新鲜优质的蘑菇。因蘑菇种植2年后,土壤中含有各种细菌,缺失养分,土壤不适种植蘑菇,于2017年9月成功转型种植系列观赏型菊花,总计育苗55万株,占地9个钢架大棚,春天移栽12万棵,占地15个钢架大棚,改造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投入2.8万元,购买木本花种幼苗55万株,投入15万元,种植菊花前后共投资27万元,目前出售移栽后盆景10万盆,产值3万元。截至目前,在合作社就业、承包大棚和以合作社指导分散从事食用菌生产的残疾人员达63人。
眼下正值合作社全力以赴安种各类菊花育苗的黄金季节,但由于近期的水灾,损失惨重。面对合作社当下的困境,许庆明和他的合作伙伴们没有气馁,勇敢往前走,因为合作社承载着更多残疾人梦想。

助残事业,善举不断,在经营合作社的同时,2017年,在元疃镇残联支持下许庆明又开始承办肥东县元疃镇丰宝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中心,为残障人士康复、参加劳动、融入社会创造条件,提供平台。
肥东县元疃镇丰宝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中心位于肥东县元疃镇丰宝园区内,机构占地面积720平方米,是一家集残疾人工疗、农疗、娱疗为一体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机构主要进行格力空调线组装手工工作,目前共安置残疾人20名,其中智力残疾人7名、精神残疾人9名、重度肢体残疾人3名,多重残疾人1名,于2017年12月8日正式运营。机构设施齐备,环境舒适温馨,内设工作车间、会议室、休息室、厨房、卫生间、康复室、阅览室,室外休闲区等多功能区,满足残疾人的就业生活。为加强机构的管理与服务,配备管理人员3名,康复员1名。 机构注重营造和谐、团结、互助的工作氛围,工作时间灵活,根据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劳逸结合,以劳动促康复,让机构内的残疾人感受劳动的快乐、劳动的光荣。机构在几个多月运行过程中,精神、智力、重度肢体残疾人感受到了生活的自信,通过参加元疃镇实用就业技能培训和参加合肥金谷学校的培训,他们学会了简单的工作技能,2名重度肢体残疾人还学会了难度较高的装配线组装。有付出就有收获,在每月领到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时,残疾人和家长都笑开了花。在进入机构后,通过管理与教学,他们学会了礼貌用语,讲究卫生,工作中团结合作,遇到问题能互相帮助,同时也学会了感恩,他们变得阳光,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
2015年10月,其企业被合肥市残联表彰为合肥市优秀残疾人创业基地;2016年1月,县农委授予他“新型职业农民”荣誉称号,2018年4月份,又被评为肥东县2015-2017年度劳动模范。面对众多的鲜花和掌声,许庆明一贯的低调谦虚。他说:“帮忙别人,快乐自己,能为残疾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很开心。”(童中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