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工伤保险发力:工伤职工待遇提升见实效
2025-09-29 17:07:14 来源:安徽经济新闻网

补充工伤保险是为填补工伤保险制度的缺失,减轻用人单位用工风险负担,由政府主导安排的保障制度,是工伤保险制度的拓展和延伸。补充工伤保险自2022年8月份在六安市推行以来,以“小险种”服务“大民生”,有效分担了参保企业的工伤负担,切实维护职工工伤保险权益,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补充工伤确实是一项好政策,让我们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六安市某零部件有限公司员工徐先生谈及补充工伤保险时,语气恳切,眼里满是感激。徐先生对补充工伤的认可,源于一次工伤事故的发生,徐先生在送货途中,不慎被倾倒的货物砸中意外受伤,由于其所在的公司为员工统一购买了补充工伤保险,事故发生后,承保的保险公司及时将停工留薪期工资补偿金、护理补偿金总计59000元的赔偿款赔付到位,极大缓解了徐先生的家庭经济压力,也有效分散了该企业的用工风险。

“补充工伤缴费低、保障高,解决了公司和员工的后顾之忧,减轻了企业的用工风险,应该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这项利民惠企的好政策。”徐先生所在的公司负责人说。

这是六安市实行补充工伤保险以来众多赔偿案件中的一例,也是补充工伤提高职工保障待遇、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的真实写照。2022年,由六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关于在我市试行补充工伤保险制度的通知》指出,在六安市范围内试行补充工伤保险制度,并于同年8月实现运营。作为政策性保险,补充工伤保险在维护参保职工合法权益、减轻用人单位经济负担发挥了积极作用。参保职工在发生工伤事故后时,可在享受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待遇的基础上,由补充工伤保险经办单位按照约定再行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凡已参加工伤保险的各类用人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及按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建筑施工企业,均可自愿投保补充工伤保险。用人单位按行业风险类别缴纳保费(一至八类行业每人每月7-25元不等,按工程项目参保的则按工程造价比例缴纳)即可享受停工留薪期工资补偿金、一次性工亡抚慰金、生活护理补偿金等多项待遇,让工伤保障更具“含金量”。  

为进一步扩大了补充工伤保险覆盖范围,2024年2月,六安市人社局、财政局、交通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六安市补充工伤保险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自2024年3月1日起,将暂未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的新业态从业人员等劳动者,纳入补充工伤保险保障范围,提供职业伤害保障,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合法权益,这也弥补传统工伤保险难以覆盖新业态从业人员这一空白。新业态职业伤害保险设置每月45元或60元两类缴费标准,参保年龄可延伸至70周岁,精准破解了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障难题。

自补充工伤保险在六安市运营以来,越来越多参保职工及家庭在面临工伤事故后有所“依靠”。六安市某医院一名职工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在被认定为工亡后,承保保险公司迅速启动理赔流程,将10万元工亡抚慰金快速赔付到位,为沉浸在悲痛中的工亡职工家属带来了温暖与慰藉;舒城某银行一名职工在上班途中不幸遭遇交通事故身故。因其所在单位已为该职工投保了补充工伤保险,承保保险公司在工伤认定后,迅速向其家属支付了10万元工亡抚慰金,这笔及时的补偿,有效缓解了工亡职工家庭的经济压力……

随着六安市补充工伤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行,良好的社会效益逐步凸显,从普通工伤到工亡案件,补充工伤保险覆盖工伤伤残全范围,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从机关事业单位到制造企业,从在职职工到新业态从业者,补充工伤保险正以精准高效的保障,编织起一张更密更实的劳动者“安全防护网”,实现“为职工护航、为企业减负”的双重价值。截至目前,六安市补充工伤保险参保企业数量稳步增长,已800余家企业参保,3.6万余名职工被纳入保障范围,风险保障总额持续攀升,补充工伤保险在提高工伤职工待遇、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效日益凸显。(马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