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县委第二巡察组对歙县霞坑镇洪琴村开展巡察整改工作以来,洪琴村聚焦文化领域反馈问题,以传承与创新为抓手,让传统民俗与红色文化焕发新生,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振兴之路。
草龙破圈:从村口巡游到全国舞台
中秋舞草龙是洪琴村传承百年的民俗瑰宝。但长期以来,这项凝聚乡情的活动仅局限于村内巡游,如何让草龙“走出去”成为困扰村庄发展的难题。巡察组精准指出这一短板后,镇村两级迅速联动发力,构建多层次宣传矩阵。通过《人民日报》、央视13台直播、歙县融媒等媒体平台赋能,让草龙从村口巡游走向全国视野。2025年初,洪琴舞草龙接连三次亮相歙县非遗民俗展演,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这场“破圈之旅”不仅擦亮了非遗品牌,更让村民们在传承中收获了满满的文化自信。
红古交融:让沉睡资源焕发新生
萌坑组的烈士墓与明清古村落,是洪琴村珍贵的文化资源。烈士墓作为红色教育基地,每年都会迎来缅怀先烈的团队。村里顺势而为,将祭扫活动延伸为“红色+古村落”体验之旅。引导访客漫步青石板铺就的萌坑古道,触摸斑驳的明清石壁墙,解读百年壁画里的村落密码,在烈士墓前庄严宣誓,红色基因与古村底蕴的交融,让教育活动更添感染力,也让萌坑的名字被更多人铭记。
文化扎根:村民变身传承主力军
巡察整改推动洪琴村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洪琴村通过老年学校开办舞草龙特色班,鼓励村民化身非遗传承人,深度参与文化传承,2024年洪琴村老年学校荣获“歙县特色示范老年学校”。与此同时,这支由村民组成的舞龙队也通过非遗舞台展演等机会表演实现增收。在红色教育基地前,一些村民则志愿化身红色讲解员,用乡音传播革命故事,使文化在一言一语中传承。
稻草龙身里跳动着时代节奏,烈士墓前的松柏守护着不变初心。这个曾面临文化传播困境的村庄,正以巡察整改为契机,在守正创新中让民俗更鲜活、红色更厚重,让文化振兴的画卷在乡村大地上徐徐铺展。(葛明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