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烈山区:“流动仲裁庭”进园区 惠民便企“零距离”
2024-05-31 08:51:52 来源:
“申请人请说下你的仲裁请求。”“被申请人,请答辩!”5月28日,淮北市烈山区仲裁院把“流动仲裁庭”开到了烈山经济开发区,为企业员工提供上门服务。通过就地开庭、现场办案、当面调解、当日解决的方式,使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在“家门口”获得调查、审理、调解的一条龙服务,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就近就地解决劳动人事争议,打通劳动者维权“最后一公里”。
 
庭审进园区,就近开庭审理。今年4月26日,申请人张先生委托代理人向烈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起劳动仲裁申请。接到申请后,区仲裁院立即通过电话联系主动沟通,详细了解案情,实地深入企业核查具体情况,并安排组织庭前调解工作。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在无法协商解决的情况下进行庭审。考虑到申请人在工作中受伤,行动不便,决定就近在烈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开展仲裁庭审活动。5月28日上午,区仲裁院仲裁员和书记员前往烈山经济开发区,上门开展“流动仲裁庭”庭审工作。
 
调审联动,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本次庭审过程,严格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规定的法定程序进行,执法记录仪全程录音录像。庭审过程中,双方情绪激动,仲裁员及时安抚情绪,把控庭审节奏,顺利完成庭审过程。经过2小时庭审和1小时庭后调解,确认劳动关系案件顺利结案,工伤待遇成功调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维护了区域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以案说法,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烈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调解员全程旁听本案的仲裁庭审全过程,“审理+调解”全流程参与,帮助基层调解员们以案促学,进一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提升基层调解员矛盾化解能力,达到了审理一案,宣传一片,和谐一方的良好效果,使得劳动争议的处理更加便利、高效,更有利于加强源头预防和基层治理。
 
烈山区劳动仲裁工作将持续发力,将常态化开展“流动仲裁庭”,大力推动“流动仲裁庭”走进基层、深入企业,采取公开庭审的方式,邀请群众、企业代表等参与庭审活动,多方协同促进当事人和平化解纠纷,改变传统的办案模式,从坐堂办案变为上门服务,避免了当事人尤其是患病、伤残等弱势群体来回奔波,助力当事人“家门口”维权,推动调解仲裁工作关口前移、服务下沉,帮助劳动者、企业就近解决劳动争议,将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努力打造“便民仲裁、暖心仲裁、高效仲裁”的服务形象。(刘斌杰 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