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数据空间大会在合肥召开
2024-05-11 09:47:38 来源:

    1125964_73c8d48f-12a6-4b0c-be2e-198125f37c96.jpg

    为进一步推动数据要素市场构建、数字前沿技术突破、数据产业生态培育,5月9日,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成立两周年之际,国内知名院士及海内外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企业代表齐聚第二届数据空间大会,围绕“数据赋能空间无限”主题共探数字中国建设、国家数据空间技术与产业发展之道。

    据悉,本届大会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办,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大力支持。

    如何通过数字生态系统底层驱动范式转型平衡网络安全风险与责任?数据空间基础设施的构建如何推动智能计算产业发展?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孙凝晖分别以《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亟需数字生态系统底层驱动范式转型》《关于数据空间基础设施的思考》为题作主题报告,对上述两大学术热点进行深度解读,为数据空间发展战略及数据基础设施技术体系建设提供前沿观点。

    “我们需要的是更安全的数字产品,而不是更多的网络安全产品。”在邬江兴看来,平衡网络安全责任和风险,要从数字产业源头技术抓起,数字生态系统底层驱动范式转型势在必行。

    邬江兴认为,解决从设计到使用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安全问题,要在“有毒带菌”的网络空间构建内生安全,并创建可控安全概率的信息物理系统,令网络空间具备弹性。

 

1125964_d9d867a0-16cb-4bb5-8156-50b005e1c726.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

    “当下,世界数据空间正在形成,数据汇聚、数据要素化、数据加工场和赋能行业应用搭建起数据基础设施的四层架构。”孙凝晖表示,通过政府和行业的数据资源建设实现海量数据汇聚、标注、清理后,解决“有数据”的问题;构建数据标识、交换和访问等流通体系,解决数据“流得动”的问题;实现算力的基础设施化,解决数据深加工“用得好”的问题;最终,通过AI Agent等技术形成“Pilot+CoPilot”紧耦合AI+技术体系,赋能装备制造、自动驾驶等千行百业。

1125964_d66095c5-f465-4566-8c03-5f034a4f7400.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

    本届数据空间大会还发布了“数据要素体系”“罗盘:复杂网络计算平台”“原子大模型与开源社区”三项优秀成果。

1125964_997d57fd-db85-4cff-8ced-b84d97add519.jpg 

第二届数据空间大会优秀成果发布

    此外,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曼青牵头的“国家数据空间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组历经一年时间,对数据空间基本内涵、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和发展路径等进行调研分析、集结成册,并在此次大会上发布了《数据空间发展战略蓝皮书》,为我国率先掌握数据要素和持续实施数字技术革命擘画蓝图。

 

1125964_dd40c92d-eefb-4b44-bcb9-c77f317175a9.png

《数据空间发展战略蓝皮书》

    当天下午,算力基础设施、未来网络、数据场、可信服务四场分论坛及数据基础设施与新质生产力圆桌会议同期举行,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等深入探讨算力建设、工业互联网、智算互联网、数据要素、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前沿技术和趋势以及如何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构建全球开放共赢的“数据之治”贡献中国智慧。

 

1125964_3fc16ca8-8bc8-4171-8a49-b96e0f3aeee5.png

算力基础设施分会场 

1125964_ad4e130e-d8c6-4238-83c1-d5d51f5d36aa.png

未来网络分会场 

1125964_7aa338ce-6181-434b-9375-a0429a669868.png

数据场分会场

1125964_a7401184-bdc4-40a8-8382-2019672043af.png 

可信服务分会场

1125964_19e76d3b-2d44-46b2-bba5-1a23040191af.png 

数据基础设施与新质生产力圆桌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