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中的迎宾村
2024-03-28 09:37:32 来源:

    在皖西南大别山脚下,有一个小山村,名叫迎宾村,人口2500余人,面积9.76平方公里,拥有耕地1007.52亩,山场8932亩。党的十八大以来,迎宾村乘着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的春风,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步,被评为“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安徽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镇”。

村002.jpg

    这里生态宜居,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十分宜人,村容村貌整洁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迎宾村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城西北边陲,皖鄂交界处。村内群峰环抱,山脉相连,绿色肆意流淌。漫山的松树,见证着四季的更迭与时光的流转,诉说着生命的顽强;遍野的毛竹,绿色的涟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自然的画卷;随去可见的怪石,犹如山间的一群精灵,默默地展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里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8℃左右,非常适合动植物生长。初春,红杜鹃花开满山;盛夏,山林间蝉鸣如乐;深秋,金黄稻谷铺满田间;寒冬,天地间银装素裹,每一幕都让人留恋。

村4.png

村5.png


    近年来,迎宾村以打造边陲小镇为目标,按照“抓好点、打造线、推动面”思路布局,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百姓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人食堂、爱心超市……一应俱全;那飞檐翘角的古城楼,白墙黛瓦的徽派农舍,干净整洁的村落,如画般映入眼帘;漫步其中,不时见三五戏友吟唱黄梅戏曲,那清音绕梁的曲调、婉转入耳的声腔、如痴如醉的舞姿,令人陶醉。

    这里产业兴旺,村支“两委”立足资源禀赋,做强茶产业,提升矿产业,推广药产业,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村6.jpg

    迎宾村通过“村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做强茶产业。抓规模,通过大力流转芭茅山场,种植绿茶1000余亩,油茶1000余亩;抓品牌,引进现代加工技术,注册“迎宾翠茗”商标,荣获安徽省第十一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金奖;抓销路,内强电商、外联老乡,畅销沿海,远销非洲。每年茶叶产值达150万余元,就地解决100余户农民就业问题。
    村内矿产丰富,有磷、铁、锰、滑石、石英石、大理石等,其中汉白玉大理石储量5000万立方米,滑石储量3000万余吨。村支“两委”秉承“发展才是硬道理”理念,努力提升矿业附加值,坚持走矿石深加工之路,大力招商引资。目前村有矿产企业3家,周边矿产深加工企业10家,带动400余人就业,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达50余万元,并有效促进县、乡税收提升。
    2023年,迎宾村积极响应县委“山区大力发展中药材”号召,坚持“村集体+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鼓励企业流转芭茅山、撂荒地种植药材。目前,通过招商引进多家药材公司种植金丝皇菊、白及、黄精等中药材500余亩,亩产值1余万元,有效带动了村集体与农民双增收。
    通过发展这三大支柱产业,开发利用光伏发电,盘活县城综合大楼等村固定资产,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攀升,民生实事一桩桩落到实处,百姓的生活品质持续加强。2023年迎宾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余元,位于全县前列,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这里乡风文明,百姓们崇尚孝道,推崇教育,倡导公德,努力做新时代新农人。

村8.jpg

村9.png

    这里的子女崇尚孝道,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长期以来,迎宾村通过广泛开展“迎宾好人”“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和谐了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关爱老人的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这里的父母重视教育,培养孩子倾其所能。走进村庄,“家有钱财万贯,不如育子一人”“乡村振兴,教育先行”等标语随去可见,教育氛围弥漫村庄。言谈中,深深体会到他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是刻在骨子里的,条件一般的,宁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学习要求;经济宽裕的,把孩子送到县城就读,专人陪护。为激励人才,村专门制订奖励政策,大学通知书送达之日,村民们敲锣打鼓,鞭炮齐鸣,村干部亲自颁发奖金和奖品,仪式感满满。
    这里人们倡导社会公德,民风淳朴。迎宾村坚持以村民理事会为抓手,引导百姓红白喜事统一在“迎宾大礼堂”举办,遏制相互攀比、奢侈浪费之风;以乡贤评选为契机,开展家风民风教育,选树身边典型,浓厚崇德向善氛围;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持续开展“四个一”活动(“三八”妇女节组织一次免费体检,“六一”儿童节开展一项爱国教育活动,“九九”重阳节集体观看一台黄梅戏,“除夕”召集大家欣赏一台自编自演村晚),丰富百姓文化生活;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夯实环境提升工程,每月村干部定期带领党员、志愿者一起过“和美乡村清洁日”,深入村道沿线、门前屋后一起除杂草、清杂物、运垃圾,美化村庄环境。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未来的迎宾,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书写新的篇章,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汪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