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安市金安区始终把大力实施光伏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途径,以光伏运维管护和收益分配为重点,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光伏产业发展。目前,全区有集中光伏电站478座,户用光伏电站1000座,总装机容量42500千瓦。
健全组织保障。区级成立光伏办公室,负责光伏产业日常数据收集、电站维护等工作的协调和监督。出台《金安区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管理实施细则》,建立收益对象动态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管理制度。通过招标明确安徽熠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光伏运维单位,签订了具有长期法律效力的合同文书。根据上级政策调整,及时修订《金安区光伏扶贫电站运行管理及收益分配实施方案》,明确光伏电站产权、运维及收益分配等事项。
强化运营管护。严格按照光伏电站运维管理办法,定期进行光伏电站运维管护,每周更新光伏电站实时动态,开发公益性岗位,责任到岗到人,定期定时巡逻巡查,及时清理光伏组件上的灰尘、鸟粪、树枝等,清扫站内杂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向上级反映。在电站周围安装摄像头、护栏等设备,对电站进行24小时监管,保障电站不出现人为原因的损坏。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光伏扶贫电站全生命周期监管,借助光伏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掌握电站接入数据和运行情况,确保电站持续、正常运营,不断提高光伏项目运维水平。
规范收益分配。按照“壮大集体经济、激发内生动力、精准到村到户、助推乡村振兴”原则,最大化发挥光伏收益,明确分配的审批程序、分配对象、分配方式、收益管理和监督监管,确保补贴数据真实、补助对象准确,收益使用阳光透明。今年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开发公益岗位数量2116个,带动脱贫人口2056人、监测对象60人就业。光伏电站电费收益,可以为每个行政村实现年度集体经济收益5-7万元,为脱贫户实现年度增收3000元左右。
严格监督检查。区级日常调研,始终坚持凡到村必查光伏电站原则,重点围绕组件面板是否存在鸟粪残留、灰尘严重等不清洁情况、站内是否杂草丛生、栅栏是否安全完好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严格要求各乡镇加强电站围网封闭式管理,防止人员误入而发生意外事件。对于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进一步保证光伏电站整洁、高效、安全运行。(方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