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今年以来,六安市金安区大力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帮助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实现稳定就业,增加低收入家庭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岗位开发“合理化”。年初对全区的脱贫劳动者、重点监测对象等群体进行调查摸底,摸清就业需求,对有意愿且有能力参加乡村公益性岗位的,给予开发安置。针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特别是弱劳动力的脱贫群众开发保洁员、护林员、环境整治宣传员等公益性岗位,通过乡村公益性岗位,实现就近就业,有效杜绝了公益性岗位人员“等靠要”的思想,充分调动了脱贫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增加了群众收入。
申报程序“规范化”。区级印发《金安区2023年公益性岗位实施办法》,坚持“谁开发、谁负责”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规范岗位开发、审核、公示、协议签订、考勤、工资发放等程序;建立乡村公益性岗位退出机制,推动乡村公益性岗位政策落地生效。特别是劳动力较少的家庭,严禁轮流上岗、冒名顶岗、一人多岗等现象。
管理监督“机制化”。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强化资金监管,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日常监督考核,建立人员动态管理台账,并进行不定期抽查,杜绝虚设岗位、套现等不规范现象,及时纠正补贴资金“一发了之”、变相发钱等行为;坚持“四不两直”暗访督查,对存在问题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对人员发生调整变动的,及时在就业脱贫信息系统和全国防返贫监测系统中进行数据更新。
截至目前,全区在环境整治、秸秆禁烧、生态护林、巡逻护水等方面已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000余个,安置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2084人,预计拨付资金400余万元,促进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稳定就业,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助推器”。(方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