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完善资产确权工作助振兴
2023-03-22 15:40:49 来源:
连日来,六安市金安区通过排查摸底,全面摸清衔接资金项目资产底数,顺利完成确权登记和资产移交工作,确保项目资产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持续发挥效益。
 
建章立制,确保体系“畅”。区乡村振兴局按照省相关工作要求,联合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等区直部门,对此项工作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各资产管理部门各负其责,乡镇、村全力配合摸底,明确专人开展资产确权登记和资产移交工作。同时制定印发《全面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的实施细则的通知》等文件,对全区乡镇分管领导、区直相关部门经办人员开展项目资产确权登记和资产移交工作培训,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全力确保项目资产确权登记和资产移交工作如期高质量完成。
 
摸底登记,确保底数“清”。全面梳理2022年度各级财政衔接资金、收回结余资金等投入形成的衔接资金项目资产,严格按照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到户类资产分类建立资产登记台账,确保不漏一项。全区共摸底登记项目资产183个,涉及资金28759.7715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3个,涉及资金10276.5872万元,公益性资产138个,涉及资金2673.9833万元,到户类资产12个,涉及资金5809.201万元。
 
分类分层,确保产权“明”。通过资产清查、登记、核实、公示等操作程序,按照公益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到户类资产分类进行界定确权。在确权工作中,根据目前的管理现状明确权属,将产权明确到个人或村集体;对到户类资产产权归属农户,依法办理确权登记。通过确权,做到了资产家底清晰、产权归属明晰,有效防止了资产闲置和流失。全区2022年衔接资金项目资产确权到户资产12个,涉及资金5809.2010万元;确权到村资产156个,涉及资金19824.1365万元;确权到镇资产8个,涉及资金1105.9681万元;确权到区资产7个,涉及资金2020.4660万元。
 
压实责任,确保管护“准”。按照“区级统管、行业监管、乡村主管、农户协管”的分级定责管护模式,搭建项目资产管理的组织构架,建立健全有关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完善有关项目资产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经营性资产由经营主体依法自主经营,乡、村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公益性资产由开发公益性岗位、复杂岗位等形式,明确专人负责,通过调整优化现有公益性岗位等加强管护力量。到户类资产,由农户自行管理,所在村和部门加强指导和帮扶,使到户资产更好发挥效益。(方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