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三抓三促”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3-02-07 15:04:31 来源:
近年来,六安市金安区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基础,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促进农民增收、开展环境整治、建设文明乡风,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奋笔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抓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聚焦金安脆桃、稻虾共养、湾区蔬菜、皖西白鹅四大主导产业,全产业链谋划具有金安特色的农业产业项目。截至目前,全区脆桃种植12万亩,年产值10多亿元;稻虾共养18.09万亩,年产值10亿元;特色蔬菜32万亩,年产值15亿元;皖西白鹅年出栏220万只,年产值5.5亿元。申报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奖补户数9730户,落实扶持资金2500万元。强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能人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31家就业帮扶车间、83家农业龙头企业累计带动1072名脱贫人口就近就业。2022年,全区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8952元,增幅13.3%。
 
抓环境整治促生态宜居。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推行环境卫生红黑榜、积分制活动,对家庭人居环境好的红榜户予以表彰。每月开展“最美村庄”“最美庭院”评比,通过借鉴典型、整治难点、打造亮点,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利用线上线下宣传双渠道,在道路沿线悬挂横幅、村喇叭循环播放、入户发放环境整治明白纸、召开村民板凳会等形式,宣传环境整治重要性。稳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落实源头管控,严格工作标准,力争改一处、净一方。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分类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提升,高质量完成改厕任务。针对2022年2000户改厕任务,已完成3000户,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
 
抓乡风文明促和谐发展。健全用好“信用村吹哨、服务员报到”工作机制,在全区93个村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开展农户信息入户采集和乡风文明评议;同时,选取18个乡风文明评议观摩点,组织人员现场学习,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通过下派、外引、内育等方式,重点培育产业发展带头人、乡风文明引领人、治理有效明白人,在建强村党组织、推进产业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上发挥作用,推动农村移风易俗。积极引导群众孝老爱亲、勤俭持家,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志愿者等群团组织作用,发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及各类能人作用,开展邻里互助和爱心公益活动,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中改变观念,在实践中提高认识。(方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