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财政局:打造财政投资评审新模式
2022-12-09 11:36:38 来源:

      近年来,滁州市财政局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规矩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全省率先成立市财政工程造价审核中心,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政府投资绩效重要手段,市财政工程造价审核中心成立以来,围绕用好财政资金,促进政府投资项目规范管理,狠抓机制建设、效能管理和改革创新,打造财政投资评审新模式,成效显著。
      规范评审,建立健全评审管理机制。先后制定《滁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竣工结算审核工作流程》、《政府投资项目竣工结算审核工作进展告知制度》等15项制度,明确审核范围、内容、时限、流程等,建立三级评审质量控制机制,不断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明标准,确保计量计价公平公正。工程量计算和单价问题是投资评审的核心,财政部门严格依据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定额、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等进行量价审核。新材料、新设备的定价坚持多渠道采集数据,根据不同型号、规格、档次确定相应价格,并建立了价格库。目前,已建立覆盖建筑安装、装饰装修和园林绿化等类别的价格信息数据库,涉及各类产品价格信息10万余条。该局还建立多部门沟通协调联动机制,在招标控制价审核过程中,对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及单位造价成本进行分析,采取专家咨询,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参建单位集体会商等方式,促设计方案优化,最大限度节约建设成本。
      强化效能,推进评审工作提质增效。该局按房建、绿化、公路、水利4大项目类型,配备相应专业人员组成审核组。招标控制价项目的评审,做到及时掌握图纸设计、招标控制价编制等进展情况,早知道、早安排;对特殊项目,实行编审同步,边编制控制价、边评审,出来一块,评审一块,沟通一块。同时,聚焦政府投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在强化工程造价审核的同时,针对发现的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严格、设计标准超合同现象严重、造价核减率居高不下、争议事项久拖不决等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提出改进管理建议,促进建设单位完善体制机制建设、规范管理。
      勇于创新,打造财政投资评审新模式。该局依据财政部工程价款结算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在安徽省地级市中率先制定了《滁州市市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价款办法》,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各建设单位及主管部门在工程价款约定、工程变更管理、工程价款支付及结算等方面应遵循的原则,应履行的职责、程序等,规范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结算管理工作。同时,全面采集政府投资项目基础数据,以大数据为依托,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自主开发了“滁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造价指标分析系统”,具有子项目分析、单个项目分析、多项目联合分析等功能,并建立了同类项目评审“统一标准”,实现了评审流程化,大大提高评审效率。工作中,该局还实行“电子化审核+现场对账”新模式。利用大数据分析模型,强化“广联达”、“新点”等专业造价软件应用,事先梳理对账要点并实行网络传输,有针对性地当面对账及踏勘现场,优化评审流程,减少人员接触,压缩现场对账次数,有效节约评审时间。在廉政监督上,该局采取审前谈话、设置廉政监督员等方式,加强内部监督,并设置科学的审核流程,制定“四严禁、六不准”工作纪律等,把廉政风险防控贯穿于投资评审活动全过程。(丁丽枝 方兵 徐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