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六安市金安区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优化资金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资金监管,在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促进乡风文明等方面进一步加力提效,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障和坚强支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该区紧紧围绕省“两强一增”和市“138+N”“6969”产业提质增效工程,聚焦金安脆桃、稻虾共养、特色蔬菜、皖西白鹅四大主导产业,以及茶叶、中药材、麻黄鸡、霍寿黑猪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谋划具有金安特色项目,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目前全区共安排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项目59个,合计资金1.47亿元,发展种植规模6995亩,水产养殖规模260亩,畜禽养殖12万余只,为全区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该区还围绕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道路、桥梁、水利、人饮等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目前全区使用衔接资金1.01亿元,建设农村道路51.6公里,建设农村小型水利设施22个,修建供水设施12个,有效解决了农户生产灌溉用水及生活饮水问题,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全新动力。
农民增收致富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该区坚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开发乡村公益岗位、落实跨省务工就业交通补贴、帮扶车间双补等多项组合式稳就业政策,扎实做好分类就业帮扶工作,促进脱贫户、监测户稳定增收。截至目前,全区共投入衔接资金656万元,全力做好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工作,确保符合申报条件的脱贫户、监测户充分受益。
同时,该区结合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乡村规划等工作,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引导鼓励群众协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村庄风貌、改善村庄环境、壮大旅游经济。今年以来,全区共投入财政衔接资金3144万元,建设18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涉及乡镇15个,工程建成后,可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可回用或者补充河道,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