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月是个忙碌的时节,在金寨县大别山腹地的一个小乡村,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启“香薯”的故事;在燕子河镇张畈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也记得住乡愁。现如今的互联网、现代交通等前所未有地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让城乡差异在碰撞中释放市场价值、孕育新业态,让农村特有的自然生态、文化底蕴等焕发生机,形成了驱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发展“香薯”特色产业,“振兴乡村,不能‘就乡村论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消解梗阻、优势互补。城与乡不是二选一,而是在融合中优势互补。”既能追求事业,又能享受城里人向往的“诗和远方”。让青年既有乡土情结,也是理性的商业决策。有服务载体,更有乡村希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促进城乡循环、打通市场脉络的关键举措。城乡循环更畅通、更高效,大循环才能更好激发潜力、充满活力。

发展燕子河镇特色产业,对标全县,共谋发展,张畈村村支委书记黄世钊表示:政策明确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我村云起而栽种,晨始而除草,日落而润水,应天时;张畈村地域广阔,环境优美,土壤肥沃,适合栽种香薯,为地利;我村春初购买济-26红薯,在大棚自行育苗,此苗易载种,好成活,含糖高,苗出时,村民需求不断,家家自行载种,群众积极性高;结合公益性岗位可支配的劳动力,同时发展香薯村集体经济,全村上下是热火朝天,大家齐心协力谋发展,政通而人和,用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对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实现历史性变革,张畈村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余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