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规范工伤医疗服务管理,合肥市工伤管理中心在上级党组织正确领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关于加强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倡导并推行“有力度更有温度”的医疗管理与服务,近年来成绩斐然。
从“管理”到“服务”,如何做到有力度更有温度,形成管理与服务体系化建设,合肥市工伤管理中心主要加强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工伤政策的宣传
工伤管理中心对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工伤政策的宣传、培训、设置工伤保险政策宣传栏、投诉箱和服务台,公布工伤保险咨询与服务与联系电话等方式,为工伤职工就医提供便捷与实惠的咨询平台。

工伤政策培训现场
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
工伤管理中心项目启动以来,对费时费力的“工伤职工就医管理”提出了如下改进措施:要求定点医疗机构严格掌握住院标准,按有关规定为工伤职工办理住院手续;工伤定点医疗机构应杜绝挂床住院、叠床住院、虚假病历等违规现象发生;工伤职工就医,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工伤保险相关规定,按照工伤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住院服务标准等,为工伤职工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在对工伤职工的工伤医疗过程中应因伤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实现定点医疗机构实时结算,工伤职工治疗工伤所需的医疗费,出院时全部实时结算;医疗机构提供费用清单、发票原件,诊断证明、出院小结等书面材料。实时结算,减轻工伤职工医疗费用支付负担。
在管理措施取得成效的同时,市工伤管理中心没有故步自封,同步跟进与落实“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的管理,包括定期不定期现场巡查病人在院率、病人治疗情况、收费、医院环境等;加强对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质量的管理;费用审核、费用结算办法等,建立、健全工伤医疗费用管理制度和各类台账,做好统计分析工作;规范医疗行为,合理控制医疗服务成本和医疗收费价格,保证工伤保险基金合理使用。

日常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图为定点医疗机构工伤职工在做治疗。
建立规范的管理与监督机制后,工伤管理中心通过大力度改进措施,终于走上了制度化与规划化发展的健康轨道。
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虽然加大了医疗管理力度,收效也较为明显,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工伤管理中心发现:光有力度却无温度的服务,是不够完美的。如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挑战。经过反复探讨与论证后,确定了如下实施步骤:做好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宣传、指导,监督医疗机构做好工伤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服务好工伤职工,热情接待工伤职工的来访咨询、耐心倾听、解释工伤政策。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满足工伤职工的工伤医疗需求,方便工伤职工就医。至此,“有力度更有温度”的医疗管理与服务体系,终于水落石出并声名远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