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到“亩均论英雄”,安巢经开区通过一场场“思想风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产出。
今年以来,该区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坚持“腾笼换鸟”,将“死鸟”换成“活鸟”,“笨鸟”换成“俊鸟”,推动资源要素向“四新”产业集中,取得一定成效。通过实施“腾笼换鸟”盘活闲置资源,解决项目推进中用地、厂房建设等难题,推动了产业用地提质增效,助推企业提速发展。
“要在经济存量上做足文章,创新工作路径与思维方式,将项目投产时间、投资强度、亩产税收等指标作为项目考核的内容,全面清理区内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以及闲置、低效利用土地,加快实现‘腾龙换鸟’。”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卫东这样要求。
自安巢经开区“腾笼换鸟”产业升级专项行动实施以来,该区快速有序推进园区“腾笼换鸟”工作,清退低质项目,盘活低效用地,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共梳理出清退低效企业41家,按照“一企一策、打组合拳”工作方式,已实现清退3家,转化投产1家,签订征收协议5家,完成资产评估5家,在清退计划的其他企业也在正常推进。

安徽乐美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受益企业之一。据安徽乐美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文介绍,在入园初期,这里仅有9栋生产厂房,但当前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是正在势头上,乐美达要赶上这波就必须要实现快速投产,正是借助安巢经开区盘活闲置资源的东风,拿到现有厂房租赁使用权,用于生产运营,企业迅速成长,发展势头迅猛,并已开始实施二期项目建设,扩大产能,拟建成符合“中国制造2025”智能化工厂,打造全线自动运营的“黑灯车间”。目前,企业建有5000平方米生产厂区,和10万级净化生产车间,拥有多条先进水平的自动化生产和检测设备。
随着“腾笼换鸟”工作持续推进,园区多数企业厂房实现盘活,闲置资产得以充分使用,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安巢经开区经贸发展局副局长左建波表示,原圣三松约9000平方米厂房租赁给荣腾新材料,实施年产132万片蒙砂玻璃项目;未名立森7.8万平方米厂房完成改造施工,整体交付华熙生物二期项目使用;天汇科技租赁未名产业园厂房9.1万平方米,建设天汇蛋白质口服给药平台生产基地项目;商德陶瓷材料租赁花山工投厂房,充分利用工投现有厂房,实施年产300万件特种陶瓷制品项目。
同时,安巢经开区积极推进进展较快和主动腾退企业,快速消化批而未供土地,截至目前,目前已处置16宗土地728.3亩,闲置及低效利用土地已实现264.7亩土地收回,正在推进6家企业资产评估和12宗土地收回工作。
该区将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工作推动,厘清开发区整体思路,结合园区规划和重点项目的需要,梳理企业清单,明确清退对象,围绕当前现有存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增资扩能和低效企业的优化、效益发挥,抓好腾笼换鸟落实,同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传统产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推动优势产业提层次、强实力,为传统优势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旧动能”变为“新动能”,助力开发区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王洪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