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实事工程,自摆脱困境专项行动以来,安巢经开区始终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借势借力“大拆大整”“精建精美”“安置提速”,不断加快安置房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和城市品位,让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能够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企业与人民群众,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目前,辖区岠嶂山安置小区(二期)共19栋安置楼,1549套安置房,包括建造23层高层、25层高层、26层高层等住宅用房,已完成交付,并配有地下地面停车位、老年活动室、幼儿园等配套附属设施。此外,续建岠嶂山安置小区(三期)项目正在抓紧赶工,未开工项目也在积极做好前期谋划工作。
安置工作按下“快进键”
自今年5月8日起,半汤街道对区域内汤山东洼、大奎、小奎等拆迁地块居民开展选房安置工作。为确保安置工作有序进行,该区多次召开安置工作会议,成立区级岠嶂山安置小区(二期)安置工作领导组,在9个社区(村居)设立17个安置办公室,积极做好征收档案、征收户花名册、选房认定单和选房办法、选房确认表、鸟瞰图、规划平面图、户型图张贴等各项准备工作。制定了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安置公告在各安置办公室现场、社区(村)公开栏张贴并于报纸刊登,选房现场张贴户型图、房源表及选房办法,保证选房工作公开、公正、公平。居民群众在完成相关手续的基础上,按照“先交房先选房”的原则,根据房屋征收时的交钥匙顺序进行选房,工作人员根据征迁户家庭房屋情况,为居民提供可参考的选房方案,方便居民选房。选房完成后,工作人员及时开具选房单、清算、办理安置合同、发放钥匙。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各个环节井然有序,实现了全程有条不紊、平稳有序、和谐回迁。
截止到7月底,半汤街道区域内汤山东洼、大奎、小奎等17个拆迁地块638户居民选房安置工作已基本全部结束,共回迁安置1460套现房。同时,每年可为财政节省约2400万元房租过渡费,实现了政府和群众的共赢。
优美环境留下“幸福颜”
今年6月,位于安巢经开区半汤街道岠嶂社区辖内的岠嶂山安置小区(二期)迎来它的新住户。“这里房子质量不错,不仅周边环境和物业管理很好,而且交通便捷,以后小孩上学也更便利了。能从农村搬到城区附近,我们真是从糠箩跳到了米箩里了。”岠嶂山安置小区(二期)住户孟令红高兴地说,目前她正忙着给自己的新居装修,不就之后她全家将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
孟令红是半汤街道汤山小洼村的回迁安置户,今年6月,她从街道手里拿到了新房的钥匙。每当邀约亲朋好友到家里参观,住在其他安置房小区的亲戚投射出羡慕的眼神,有朋友问他花多少钱买了这个商品房,他会很开心。“倒不是虚荣心,就是引以为傲,我的小区确实好。”
刚交付的岠嶂山安置小区(二期),外立面的颜值算不得出众。但是进入小区,其媲美甚至更甚商品房的小区环境让人眼前一亮。智慧化入门设备、地下停车场、公共绿地、景观长廊、物业管理及安全监控室等配套设施齐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邻里生活超市以及别具一格的老年活动中心,更是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提升了小区整体环境品质。
(别具一格的老年活动中心)
“我感觉我们小区就像商品房一样,我很幸运能来到如此美丽的小区工作”从合肥过来的物业经理方大姐告诉记者。
“顶级”管理,加速融入城市文明
安置房的物业费普遍较低,导致很多品牌物业公司不愿意承接安置房小区。而承接的物业公司很多为省成本疏于管理,导致小区脏乱差,业主也因此不愿意交物业费,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安置房交付后就走下坡路的“魔咒”产生的原因。
为更好地服务小区群众,开发区通过公开招标,聘请合肥鸿鹤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为小区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按照乙级标准由社区支付物业费用。
通过高品质的营造、场景打造、服务管理以及积极引导,让安置群众尽快融入城市文明,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摆脱困境专项行动以来,全区上下践行‘真抓实干、马上就办’优良作风,在党工委、管委会指导督促下,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岠嶂山小区(二期)的安置工作。”半汤街道办事处主任邹健康说道,“下一步,半汤街道将推动崌嶂社区在共治共享共管的基础上,加强基层小区管理,以党建引领,以法治、德治加自治的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物业和业主委员会的作用,把小区打造成温馨、规范的生活小区,为开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王洪亮 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