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革命老区崛起“新徽商”——走进安徽公共安全产业园
2020-08-12 14:29:18 来源:
“前生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雨伞挑冷饭,背着甩溜鳅。过山又过岭,一脚到杭州。有生意,就停留。没生意,去苏州。转来转去到上海,求亲求友寻路头……”
 
这首在徽州流传至今的民谣,道出了徽商初期外出闯荡的艰辛与不易。
 
经过数百年的演化与洗练,艰苦创业、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崇文重道、心系家国,具有生命力强大的徽商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徽州商人,成为造就徽商辉煌业绩的根本动力。
 
古今名流,各领风骚。如今,一批秉承着徽商精神的新徽商,正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成为高质量发展大潮中的引领者。“新徽商的成功之道在于不屈不挠的创业理念、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同甘共苦的群体意识、深厚久远的文化根基。”作为一位在外打拼多年的安徽人,安徽公共安全产业园董事长蒯萍对家乡有着深厚感情和浓烈眷恋,因此,深耕公共安全产业多年后选择回报故里。
 
以商养学,开办希望学校、公益助教助学等;以商养老,开办养老新模式,让老人回归山水田园间,打破传统养老模式;开办国学堂传播孝养文化——九华山方寸田园……秉承徽商精神,蒯萍将自己的思路拓展到育人养老中,展现了新徽商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cc80c7c00eef02a6425ee8d6cd2671b
 
正因为这份质朴深厚的家乡情结和对地域人文的至臻信赖,蒯萍和她的团队选择了红色革命老区——六安。
 
依托厚重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环境,六安市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以大视野融入大格局、以大招商集聚大产业、以大推介培育大市场、以大投入参与大保护,不断探索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其中,合六一体化就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安徽省发改委日前发布的《合六经济走廊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中明确提出,作为合肥都市圈的核心廊道之一,合六经济走廊是合肥都市圈城市联系最紧密、经济互补性最强、人文交流最密切、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要把合六经济走廊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以公共安全产业发展为创业契机,抢先布局的安徽公共安全产业园,可谓踩准了六安全速腾飞的“鼓点”,正悄然成长为六安新的一个增长极:聚焦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服务业态,颠覆传统园区模式,致力于打造集“独栋花园式办公、标准化厂房、商业生态配套”于一体的综合性“墅质园区、产业集群”,力争成为国内领先的公共安全产业集群和公共安全生态圈,充分激活这片红色土地上的民企力量。
 
497d9b49bd8143e9207b3d267aadc93
 
“过去老徽商人是被迫走出去,如今新徽商人正主动赶回来组成新徽商联盟,共同开发运营安徽人自己的公共安全产业园。”谈及创办产业园的初心,蒯萍说。她渴望集聚贤才,共同把家乡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打造一个回报家乡父老共惠共赢的服务平台。通过搭建公共安全产业园这一平台,促进互动交流与协作发展,进一步弘扬“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优秀徽商企业家精神,传播新时代徽商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进而在安徽奋力崛起中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杨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