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腹地芜湖湾沚区的赵桥创业园,芜湖同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达新材料公司”)的现代化厂房里,智能化设备有序运转,将纳米级粉体与高分子材料精准复合,产出应用于食品包装、电子电器等领域的高端材料。这家2007年创立的企业,以持续技术创新锚定发展坐标,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站稳脚跟,成为安徽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技术创新:从专利集群到产品矩阵的破壁之路
同达新材料公司的发展内核,始终是“以技术破局”。
走进企业研发中心,专利墙记录着其创新轨迹:从2012年首获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认证,到2025年“循环式塑料条风冷组件”专利获批,40余项授权专利串联起“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技术迭代节奏。企业每年将营收的8%投入研发,研发团队以“问题导向”锚定产业痛点,让专利从“纸面上”落到“生产中”。
去年的系列专利成果尤为亮眼:1月申请的“母粒加工牵引装置”,能根据塑料条直径自适应调节压辊距离,让生产连续性大幅提高,将废品率控制在0.3%以内;2月的“塑胶母粒干燥除杂一体化装置”,实现干燥与除杂同步完成,效率直接翻倍;6月的“挤出机平移机构”,通过优化支撑结构降低设备故障率,使操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双向提升。今年4月的“循环式塑料条风冷组件”,更以气流循环设计减少90% 废气排放,一举解决行业环保痛点。这些专利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2024年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5%,专利产品贡献了70%的销售额。
技术的沉淀最终凝结为产品优势。同达新材料公司构建起三大核心产品矩阵,每一类都在细分市场占据领跑地位:纳米级(含亚微米级)超细复合改性无机粉剂系列,细度达D97≤2μm,广泛应用于塑料合金、高档涂料等领域,能实现增强增韧、改善表观的效能;功能性塑胶母粒系列中,环保型 EPE母粒是国内最早应用于珍珠棉缓冲材料的成核母粒,不仅占据国内高端电子电气包装领域60% 市场份额,还远销墨西哥、沙特及东南亚多国;环保型高性能食品级母粒系列,重金属含量低于欧盟标准50%,耐温性突破120℃,通过美国FDA认证,应用于牛奶瓶、食品包装容器等场景,获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立项支持。其中,降解改性树脂系列被认定为卫生降解产品,超细复合改性碳酸钙粉体和高性能复合改性母粒更是拿下“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称号。2016年,凭借产品技术的硬实力,成功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和2022年又连续顺利通过重新认定,产品矩阵的“科技含金量” 持续得到权威认可。
生态协同:内外联动筑牢创新支撑体系
单靠企业“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同达新材料公司不断创造创新,走科技发展之路,构建了“内外联动”的创新生态,让技术改造有了可持续的支撑力。
在外部,该企业深度绑定产学研资源。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高分子材料联合研发中心”,让高校的科研成果能快速落地转化:2015年,双方合作的“一种用于食品包装的环保复合改性树脂产品及制备方法”专利,经评估价值达851万元;针对可降解材料的研发中,高校团队的基础研究与企业的中试能力互补,让项目研发周期缩短40%。政府的政策支持更成了“助推器”——自2012年承担科技部“复合改性高性能食品级包装材料”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起,公司累计拿下各级科技扶持资金约200万元、带动企业相关高新产品扩产累计融资超1600万元。2020年,芜湖市科技局通过“揭榜挂帅” 机制帮企业对接资源,推动可降解材料研发项目快速落地,当年企业销售收入逆势增长5%,展现出强韧的创新抗风险能力。

在内部,“人才+管理+资本”的组合拳激活内生动力。研发团队是创新的“核心引擎”—— 由博士、硕士组成的11人团队,人均拥有3项专利,企业通过“项目跟投+成果分红”机制让技术骨干成为“创新合伙人”,2024年研发团队人均收入增长25%,创新积极性持续高涨。生产端则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传帮带,培养出5名高级技师,他们主导的 “挤出机节能改造”项目每年为企业节约电费超百万元。
管理与资本的赋能同样关键。2014年企业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8年在安徽省股权交易中心“科技板”挂牌,借助资本市场完成智能化产线升级、500KVA变压器增容等改造,产能提升 30%;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后,实现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控,能耗降低18%,良品率提升至99.2%,订单交付周期缩短至72小时,客户满意度达98%。2022年,企业获评“安徽省创新型企业”,2023年,企业获评“安徽省守合同重信用”A级单位和“芜湖市大数据企业”,2024年企业还被推选为芜湖市湾沚区湾沚镇副会长单位,内外生态的协同让创新“底气”更足。
战略升级:锚定绿色与高端开拓新蓝海
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同达新材料公司,以科技为笔,在绿色转型与高端突破的赛道上谋篇布局,为高质量发展拓路。紧跟国家“双碳”目标,企业将可降解材料作为重点赛道。与此同时,企业向航空、轨道交通等高端领域发力。针对这些领域对材料耐极端温度、轻量化的需求,研发团队正攻关特种性能高分子产品,目前相关测试稳步推进,未来有望打破高端材料的进口依赖。

从芜湖市湾沚区小镇的创业园到国际市场的竞争场,这家始终以“创新、高效、务实、共赢”为理念的企业,正以技术突破为笔、以战略远见为墨,书写着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迁的答卷。(袁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