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将“科技金融”列为金融“五篇大文章”首位,为金融机构发展指明方向。在此背景下,徽商银行宿州分行积极响应,深度融合科技与金融,以创新引领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智能的金融服务,在科技金融赛道上稳步前行,擦亮地方主流银行品牌形象。
锚定主航道,业务发展跑出加速度
徽商银行宿州分行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深植发展肌理,通过改革创新与转型发展双轮驱动,让“科技金融”成为业务增长的核心引擎。

在宿州市科技局、工信局等政府部门金融政策指引和大力支持下,该行率先落地宿州市首笔线上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认股权收益互换”业务。4月,与某科技型企业签订宿州市首笔“共同成长计划”2.0版本下“认股权收益互换”协议,给予企业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授信,通过“300万元信用贷+700万元担保贷+无还本续贷”组合方案,不仅为企业提供1000万元融资支持,还将融资期限延长至3年,同时企业赋予该行以21.28万元认购1%股权的权利,该行暂不行使认股选择权,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资金流。6月,又为某科技型企业发放宿州市首笔纯线上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知e贷”200万元,创新“银行自评估”模式,建立知识产权价值内部评估系统,打破依赖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传统模式,解决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评估费用高、效率低等问题。
截至2025年5月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21.61亿元,较年初新增2.0亿元,增速10.20%;科技型企业贷款户数389户,较年初新增30户,展现出银行与科创企业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
设立专营机构,彰显科创服务担当
为给科技型企业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徽商银行宿州分行专门设立科技支行和纺织路支行,先后获得“支持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宿州市科技创新贡献奖先进集体”等荣誉。科技支行以“三专”(专注、专业、专营)为目标打造先行先试区,提升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能力;纺织路支行作为首批试点“科创之家”支行,依托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场景金融、生态服务”为抓手,打造园区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为园区科技创新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创新评价体系,构建科技金融产品矩阵
该行颠覆传统“资金流”评价逻辑,首创以“技术流”为核心的科创企业专属评价体系,从人才、技术、成果、转化、政策五大维度构建数十项指标的评估模型,让科技硬实力成为融资“金钥匙”,并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打造“全链条产品生态圈”:
——针对注册登记两年以内的初创起步期科创企业,推出线上信用贷款“初创e贷”,最高额度100万元,额度期限可达3年。
——针对科创企业特点,运用“技术流”评价体系和大数据技术,创新研发全线上纯信用贷款“科技e贷”,最高额度500万元,额度期限长达3年。
——针对科创企业技术研发资金需求,推出“科技研发贷”,固定资产贷款最高额度可达项目总投资的80%,期限最长10年;流动资金类贷款最高额度可达1亿元,期限最长5年。
——针对高层次人才入选者或同层次人才创办的科技型企业日常经营周转需求,推出“科技人才贷”,最高额度5000万元,额度期限长达3年。
——针对科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业务,推出安徽省首款“银行自主评估、企业零费用”的线上“知e贷”产品,全流程线上化,最高额度可达1000万,额度期限可达3年。
从产品矩阵的精准滴灌到专营机构的深耕细作,从评价体系的突破重构到生态场景的多维延伸,徽商银行宿州分行始终以金融活水滋养科技土壤。未来,该行将持续深化科技金融改革,以更灵活的机制、更创新的产品、更生态的服务,助力科技型企业成长,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征程中,书写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时代答卷。(王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