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绘就慈善同心圆
2022-08-25 16:50:59 来源:


8月7日,立秋。马鞍山,摄氏35度,又是一个高温天气。

临近中午11点,王旭又在公益善食馆忙碌了起来。

微信图片_20220823102014.jpg

他一边指导入职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一边配合现场志愿者端菜、摆台。对于王旭来说,这已经变成他生活的日常,公益善食馆中经常可见他忙碌的身影。

空暇交流,当盛赞他坚持做公益,令人敬佩时,他十分赧然。

“个体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初以为捐几个钱,看看失学儿童,就是做公益了,一路走来,能有这么多人和我一起做公益,而且公益伙伴越来越多,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王旭欣慰地说。

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2012年,王旭在马钢公司端着令人羡慕的“铁饭碗”。为了追逐自己心中创业的梦想,经过多次调研认准了医药零售行业,走上了创业之路。尝尽了酸甜苦辣,企业在发展重组中壮大。目前,马鞍山曼迪新大药房有门店200余家,就业人数近千人,年销售4亿多元,成为安徽省具有影响力的大型医药零售连锁公司。多次获市放心药店、文明诚信示范单位、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

微信图片_20220818152402_副本(1)(1).jpg

搭建全民公益平台

2016年元月,在王旭等八位公益人牵头下,成立了安徽首家纯公益的公益善食馆,搭建全民公益平台,爱心众筹,盈利全部用于公益。王旭担任党支部书记、志愿服务总队队长。开业6年多来,得到了爱心市民热情参与,已有80万多人次前来就餐献爱心。志愿者服务队由开始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12000多人,开展了“益起来”助义卖、爱心助老餐、弯腰拾起文明、无偿献血、抗洪救灾、应急救援等400多起很有影响力的公益活动,参加志愿者服务达4万多人次,投入公益基金147余万元。

微信图片_20220823101132.jpg

公益路上勇于担当

2006年,王旭还在马钢工作时就开始资助贫困学生,他资助的第一名贫困学生,当时还在上小学,现在已经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2012年,自主创业后,他组织成立了80万元的宝芝林光彩基金,动员全体员工做公益,累计帮助了100多名贫困学生。

2016年5月,在他的组织下,在市慈善总会成立了马鞍山“益起来”义卖助学基金,通过义卖的形式筹集资金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团市委和学校的推荐下,对接帮助了65名贫困学生。

微信图片_20220823101126.jpg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防疫物资最紧张的时候,他听说政府急需口罩,立刻把药店所有库存的8万只口罩立刻送到了马鞍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先后捐赠口罩30余万只,红外线测温仪160台等大批防疫物资,价值70余万元。

2020年7月中旬,马鞍山防汛工作异常严峻。王旭第一时间报名党员志愿者防汛抢险突击队,同时为抗洪一线工作人员送去食品、药品等防汛物资1200余件,价值10余万元。公益善食馆志愿者每日为抗洪一线工作人员免费送餐,累计27天,数量达6900余份,价值10余万元。在他的倡议和号召下,50余家爱心企业也积极为抗洪一线捐款捐物,金额达10余万元。

近年来,王旭又先后发起了一大批贴合民生实际,普惠大众的公益项目,为马鞍山文明城市建设贡献着力量。

微信图片_20220823101831.jpg

在马鞍山市公共水域投放公益救生圈,保障生命安全;倡议启动“爱心头盔”护航安全出行项目,王旭代表十二家爱心单位捐赠了1.1万顶爱心头盔,用于免费发放和文明交通整治;在马鞍山市公共场所投放AED(心脏除颤仪);设立和县和州红公益超市,再搭公益平台,让市民在购物中做一次公益,献一次爱心;开展“救在身边”救护普及培训;举办生命教育进校园活动……

 “由个体行为到单位行为、再到社会行为”,公益路上,王旭用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用他的爱,影响着诗城人民。

王旭先后获得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安徽省创业带头人、马鞍山市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马鞍山市光彩之星、马鞍山好人、马鞍山市慈善之友等多项荣誉,当选马鞍山市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花山区第二届、第三届人大常委,马鞍山市工商联副主席等。

“荣誉代表过去,公益之路没有尽头,我会一直在路上。”王旭坚定地说。(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