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砀山:深耕“乡村著名行动” 以地名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2025-07-23 17:37:41 来源:
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七县交界处的宿州市砀山县,近年来以“乡村著名行动”为抓手,通过健全机制、规范标志、示范带动、挖掘文化等举措,将地名管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以地名文化赋能乡村发展的特色路径。
 999.jpg
为夯实工作基础,砀山县构建了高效推进机制。县民政局联合10个部门出台专项实施方案,形成“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基层参与”的工作格局。累计投入400余万元用于地名标志设置、“互联网+地名”建设等项目,并建立165个试点网格,配备178名普查员,围绕地名命名、文化保护等五大领域打造可复制的“砀山样板”。
 
在地名标志规范化与特色化建设上,砀山县亮点突出。率先在全市推行“二维码+地名”模式,升级城区22740块路牌门牌,融入梨文化元素与城市Logo,搭建的区划地名信息平台实现“一张网”数据赋能。创新设置的三级二维码体系(1个总码、15个镇码、175个村码),扫码即可查询村庄区划、地名典故、特色产业等信息,如贾楼村二维码涵盖8大模块,包含特产经销、政策解读等丰富内容,让地名成为乡村“活名片”。目前全县已完成385块乡村标志牌、357个乡村门牌设置,规范命名78条乡村道路,采集各类地名信息4485条。
 
示范区域的辐射效应持续释放。以良梨镇马庄村、李庄镇李园新村为试点,编制地名方案并绘制“一张图”,完成23条道路命名及43块二维码路牌安装。依托梨树文化打造的梨树王民宿片区,53间民宿融入诗词与地理元素命名,年均营业额超200万元,带动农副产品销售2300万元,间接创造百余个就业岗位。此外,通过建设皖北农耕文化馆、绘制地名文化墙、串联非遗与红色资源等方式,推动地名文化与乡村文旅深度融合。
 
地名文化的挖掘与传播同步发力。砀山县建成2处地名文化公园,系统展示历史沿革、梨文化等十大内容;出版《砀山县地名志》等典籍,收录地名超6000条。借助VR宣传片、“地名+文创”、非遗展演等形式,累计推送地名故事80余期,获省市媒体报道32篇,让地名承载的乡愁记忆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纽带。
 
如今,砀山县的“乡村著名行动”已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赋能”的跨越。下一步,当地将持续深化地名文化保护与应用,让乡村在“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中焕发新活力。(徐浩/文 吴亚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