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正让广大乡村变成诗意乡土。
2023年5月,民政部印发《关于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提出以乡村地名采集上图标注为牵引,全面推进乡村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地名文化保护弘扬、地名信息深化应用和地名赋能产业发展等。宿州市民政局积极相应号召,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通过加大标牌、标识宣传,进一步发挥地名工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国务院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颁布后,宿州市大力开展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学条例、用条例的良好舆论氛围。一方面组织局机关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进行集中专题学习,积极组织参加民政部政务新媒体《条例》有奖问答活动,不断推动《条例》学深学实。另一方面,将试点工作宣传与《地名管理条例》宣传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同发力的方式开展。线上通过新媒体发布《条例》全文和内容图解,扩大知晓面,线下通过悬挂横幅、LED屏播放等方式积极向群众进行宣传和讲解,同时制作《地名管理条例》宣传折页,“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地名上图用户手册,以会代训,逢会必宣。同时,深入一线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民政工作人员,走进商户开展地名点亮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三折页、一对一讲解等方式,与群众进行互动,互动内容生动且贴近生活,为居民和商户等人员讲授地名上图的方法和地名上图的作用,提升了全民对于地名工作的认知和参与度。
“地名是回家的路!”推动“乡村著名行动”正是要扎根集体记忆,凝聚文化认同。一个饱含地域特色、历史底蕴的地名,往往让人记忆深刻,并迅速激发共鸣。宿州市砀山县组织在县博物馆举办以“赓续历史文脉,留住美丽乡愁”为主题的地名文化展,拍摄全景VR宣传片。同时,砀山县民政局还会同县融媒体中心,联合组织了《这场展览,带您探寻砀山地名之魅力!》地名文化网络展,在砀山发布微信公众号《梨树下》专栏以推文的方式发布,使群众可以从网上随时看到展览,扩大了影响、方便了群众。去年以来,宿州市通过一系列活动,增强人们对地名文化的认知和保护意识,以传承地名文化,不仅留住乡愁和文化根脉,还在深入推进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中,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一个好地名能为乡村增色,让地方“扬名”。当然,好地名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取就灵的,还要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宿州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全市道路地名标志设置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梳理,设置安装各镇驻地街路巷二维码地名标志牌,国道、省道沿线农村居民点二维码地名标志牌,为群众提供完善、准确、便捷的地名导向服务。同时,建设了二维码地名标志管理系统,通过扫描地名标志上的二维码,展示地名文化内容、特色产品信息,宣传推广地名文化挖掘成果。
为做好地名信息管理信息化工作,宿州市一方面不断完善地名信息库信息。依托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平台,以农村居民点、种养殖园、特色产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惠农助农兴趣点等地名类别为重点,将乡村地名重新整理录入。另一方面,探索地名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建立了宿州市二维码门牌路牌管理系统,包含道路信息管理、二维码管理、综合查询、图库联动等项功能,同时对地名文化、相关政策进行宣传展示,方便后期管理和提供更多地名地址信息化服务,不断推进标准地名地址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为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化改革提供底层数据基础。(徐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