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理贷款,不仅审批难而且手续复杂。先是要到银行书面申请,提供各种信贷资料,银行再派人审核,然后评级,才能授信。一趟程序下来,没有十天半月别想拿到款。如果用款比较急,款下来了,生意也耽误了。现在使用的大数据贷款产品,受理期限由过去十多天,缩短至一两天,最快2小时就能办结,很方便。”亳州市新盛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李红亮说。
新盛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是一家饮片加工企业,企业创建伊始,就与药都农商行打交道。“这些年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药都农商行的支持,目前从药都农商行贷款4000多万元。”李红亮说,“贷款速度加快,贷款利率也比过去下降了0.5%,仅仅利息一项,一年就节省40多万元。”
据药都农商行营销部副经理朱标介绍,该行利用“科技金融+大数据”,开发出的大数据金融产品,与传统贷款程序有很大不同。客户只要下载亳州药都农商银行“金融超市”,进行注册登录,就可以实现客户贷款授信申请、准入检查、授信评级、风险预警、利率定价、签订合同、结款还款和客户档案管理八个方面自动(自助)化。同时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循环使用’的还款方式,十分便捷。
“没有开发大数据金融产品前,我们很多精力放在各种信贷资料的审核上,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出现误差。”朱标说,“现在通过掌握的大数据,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用大数据确定是否授信以及各种贷款指标,减少了线下审核把关的手续,满足小微企业‘短、频、快、急’的融资需求。同时,大数据金融产品因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利率方面,较传统贷款利率下降了0.3%—0.5%,减少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去年4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0年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同渠道,加强给予小微企业“滴灌”式融资供给,为小微企业精准输血,发挥金融科技的重要价值。
近年来,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前沿技术,通过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方式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前不久,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在芜湖发放首笔线上“小微易贷—海关模式”业务50万元。该产品专门针对生产加工制造类或批发零售类外贸企业而开发,聚焦外贸企业因真实外贸经营而产生的中、短期流动资金需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并结合企业结算、进出口等数据信息自动计算企业授信额度,授信额度最高200万元。此融资模式无抵押担保要求,纯信用,线上自助申请,有效缓解小微企业因受海外疫情影响导致资金回流放缓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