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政区经济”转向“区域经济”,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标沪苏浙,共舞长三角。近年来,安徽省积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推进与沪苏浙等高对接,突出规则体系建设,培育统一开放的新市场,逐步实现与沿海发达地区高水平合作共赢。
新时代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指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征程开启,该怎么共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大市场,进一步激发区域市场活力和经济增长动力?
“安徽是长三角的重要方面军,在区位、科技、产业、生态、能源资源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我们将和沪苏浙一道,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自身实际,找准坐标定位,积极主动作为,为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省委书记李锦斌答记者问时说。
大力推动区域市场联建,加快形成统一开放大市场,共创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正成为安徽高水平做好促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大文章的生动实践。
打通一切有形、无形“断头路”,打破一切有形、无形“藩篱”,全面提高一体化发展质量
今年4月,沪苏浙皖三省一市25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成立了“长三角双创基地联盟”,定期于长三角各地举行大企业对接会和投融资交流会。三省一市创新企业、投资人、创业者进入同一个“朋友圈”,才一个多月,联盟完成了51次有效对接,10家优质创业项目路演。
“上海有创新企业想到苏浙皖去,或者外地创新项目想来上海投融资,但由于缺乏一个有公信力的沟通服务平台,该找谁、项目靠不靠谱,心里很没底,沟通成本很高,因此政府有意引导成立了这一个联盟。 ”上海市杨浦区发改委负责人说。
打破行政区划壁垒,长三角区域统一市场建设步伐在加快。
“一体化发展,不同于浅层次的区域协作,而是区域合作与发展向更深层次推进的高级形态。要下大力气打通一切有形、无形的‘断头路’,打破一切有形、无形的‘藩篱’,全面提高一体化发展质量。”浙江省委书记车俊答记者问时说。
以占全国3.8%的地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经济总量的长三角三省一市,正以一体化发展的新进程,孕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6月1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三省一市统筹谋划新时代长三角发展蓝图,拿出更扎实的举措,凝心聚力抓好落实。
会议指出,要推进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共同打造长三角更优营商环境。破除制约区域间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建设规则相同、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通的统一市场,推动政务协同、监管协同、服务协同。共同推进国家信用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深化长三角大通关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更好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发展。
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三省一市如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各领域合作,产生1+1>2的合作共赢效应?
“我们将抓紧研究共认‘一个章’,整体优化长三角营商环境。”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答记者问时表示,市场准入方面,统筹建立统一、透明的市场准入政策,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帮助市场主体降低制度性成本。市场检测方面,在标准、计量、检测认证等基础领域加强合作,推动标准和检测认证结果的互认。大通关建设方面,加快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努力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过大幅提升通关效率,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责编:耿纬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