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05.7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比去年同期增长31.5%。近日,安徽省商务厅发布了对外贸易半年数据,上半年,安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8547家,比去年同期增加709家。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近半,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速较快。
民企进出口势头强劲
上半年,企业的业务量不断增长,得益于国家的利好政策,现在订单量等都在稳步增加,发展势头良好。”合肥汇智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戴敏告诉记者,企业主要销售机械设备、仪器、橡胶制品、建筑材料等,国际需求旺盛。
随着全球业务的开展,今年上半年,企业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20%。“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利用好国家对于外贸企业的政策,承接更多的项目。”合肥汇智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夏乐表示,借力政策春风,企业有信心将业务越做越好,市场越做越大。
记者了解到,上半年,综合保税区内共有32家企业享受该政策红利,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1024万元。其中,3家企业开展了“按仓储货物状态分类监管”业务,累计盘活区内仓库超过1万平方米;共有292批次内销货物按料件征收关税,货值2100万元,“内销选择性征税”为企业节省关税超140万元。
上半年,其中,2月份起,安徽进出口累计增速连续5个月保持超三成增长;5月份起,安徽省月度进出口规模已连续2个月保持中部第一。安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8547家,比去年同期增加709家。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近半,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速较快。上半年,全省对前三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东盟分别进出口418.9亿元、418.5亿元、363.1亿元,分别增长30.5%、16.8%、37.6%。
安徽对“一带一路”
进出口增长46.2%
“7月初,申报的717票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商品在庐州海关顺利通关放行。”合肥创拓瑞方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佘劼表示,这是安徽省跨境电商业务首次通过“清单申报+海运”方式出口,整体时效比起一般海运出口提升70%。
记者从商务厅了解到,借力中欧班列,上半年,我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829.2亿元,增长46.2%;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总值为858.1亿元,增长17.3%。6月份,安徽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63.1亿元,增长54%。其中,出口120.5亿元,增长50.7%;进口42.6亿元,增长64%。进出口增幅为今年3月以来最高增幅,单月进出口总值达今年以来最高值。
这个成绩得益于多项海关业务的改革,其中包括“提前申报、运抵验放改革、铁路舱单归并新模式以及跨境电商出口商品和中欧班列融合发运等多个中欧班列+模式。
为企业继续降本增效
截至5月底,安徽自贸试验区已新设企业7099家,签约入驻578个项目,协议引资额3775.9亿元。今年上半年,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730.2亿元,增长1.4倍。
“我们将高水平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加快推进制度创新,重点在‘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优势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金融领域开放、投资贸易监管服务模式、新型贸易模式、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合作等方面探索创新,推进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着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相继出台的“取消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或制成品转内销审批”、“进行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试点”多项帮扶政策,缩短了加工贸易企业出口转内销时间周期,为企业提供了便利,降低了成本。(记者李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