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政加力提效 筑牢民生之本
2020-08-10 11:31:37 来源:

 截至目前,已统筹拨付疫情防控经费51.1亿元,投入20多亿元支持防汛救灾工作,拨付33项民生工程资金999.4亿元,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61.1亿元,下达稳就业资金23.1亿元,统筹下达省以上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84亿元……一连串数据背后,反映的是安徽财政资金政策带来的民生温暖。

近日,人民网安徽频道从安徽省财政厅获悉,今年以来,安徽省财政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统筹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支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不断做大、做优、分好财政民生“蛋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疫情防控 财政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安徽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建国介绍,安徽财政部门及时出台落实疫情防控救治经费财政兜底政策,确保确诊患者和符合条件的疑似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医保支付政策影响救治,安徽省各级累计拨付疫情防控经费51.1亿元,推动市县积极谋划项目,158个公共卫生项目发行使用政府债券180.6亿元,有力提高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水平。

脱贫攻坚 始终是财政的第一民生

安徽省财政厅围绕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资金优先保障,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61.1亿元,增长13.5%,其中省级增量资金全部用于贫困革命老区县和深度贫困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支持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

民生工程 财政民生工作的品牌

安徽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更加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针对疫情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社会治理等方面短板,新增“安康码”应用、农村改厕资源化利用、小区智慧安防等内容,精心组织推进33项民生工程,上半年累计拨付资金999.4亿元,工程类项目实施进度加快,补助类项目及时发放到位,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逐步得到解决。

防汛救灾 财政是重要的保障和支撑

入汛以来,安徽省财政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动会同有关部门查灾核灾报灾,积极依规制定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工作方案,及时赴财政部争取倾斜支持,强化防汛救灾资金保障,并建立快速核拨机制,全省投入20多亿元,特别是对因灾返贫人员加大扶持力度,统筹各类资金做好救灾和灾后安置工作。

基层“三保” 财政最重要的责任田

安徽省财政厅牵头组织制定并实施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工作方案,下达稳就业资金23.1亿元,统筹下达省以上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84亿元,统筹安排75.6亿元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拨付3000万元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集中财力保障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公共安全等重点民生和基层运转支出需要。

“今年以来,在疫情汛情如此困难、财政收支矛盾如此突出的情况下,财政部门较好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各项民生工作任务,交出了一份合格的上半场答卷。”罗建国介绍,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担当作为的结果。

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坚决贯彻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各项支出精打细算,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把关口过紧日子,把有限资金用在民生事业刀刃上;二是积极向上争取支持,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省转移支付力度,及时下达特殊转移支付和抗疫特别国债,基本民生得到保障;三是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发挥明显,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协同发力,民生多元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四是推动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市县财政保障能力有效提升。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民生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罗建国表示,安徽省各级财政部门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把更多的财力用到改善民生上,加强公共服务建设,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资金落实到位,切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更加坚实的财政保障。(杨赛君)

责任编辑:杨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