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资本市场在服务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发挥,着力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近日,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印发《安徽省支持科技企业运用资本市场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供需两端发力,谋划研究了10个方面、25项支持科技企业运用资本市场高水平发展的举措。
记者了解到,《若干措施》共有三个特点,针对科技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融资需求,着力构建股权激励、私募股权投资、发债融资、银行信贷、上市挂牌、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层层递进接力、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整合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等各种金融要素资源,聚焦科技型企业具体金融服务需求,推动“贷款+投资”“贷款+担保”“贷款+保险”“债券+担保”等不同金融业态的组团式金融服务模式。
在支持重大科技攻关方面,《若干措施》明确,加强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型企业的挖掘及培育力度,支持企业提升科技创新水平、降低融资成本、助企纾困解难;探索建立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融资新模式,为平台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支持。
在鼓励科技型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推动科技型企业将更多科技创新人员纳入股权激励对象范围,增强员工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在推动产业集群向资本集群转化方面,《若干措施》提出高质量建设“专精特新”专板,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赴“专精特新”专板挂牌;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增强经营发展能力。
在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再融资及并购重组方面,《若干措施》提出鼓励金融机构为并购重组提供多样化资金支持,助力科技型企业向研发端和市场端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提高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此外,在支持科技型企业“走出去”方面,《若干措施》强调推动科技型企业增强开放意识,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支持上市公司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利用境外市场募集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近年来,我省聚焦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构建起政府、国有资本、社会资本等多方出资,天使、风投、创投等全覆盖的基金体系。截至5月末,全省备案私募基金达2094只,在皖落地的私募基金规模达1.69万亿元,居全国第7位。目前全省境内上市公司达17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30家,占比74%;专精特新企业82家,占比46%;科创板上市公司24家,居全国第6。 (记者 张茜)
